悬驼就石(典故)

唐·释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六六“愚戆”“磨刀”引《百喻经》:“昔有一人,贫穷困苦,为王作事。

日月经久,身体羸瘦,王见怜愍,赐一死驼。贫人得已,即便剥皮,嫌刀钝,故求石欲磨。乃于楼上得一磨石,磨刀令利,来下而剥。

如是数数,往来磨刀,后转苦惮,不能上楼。

悬驼上楼,就石磨刀,深为人笑。犹如愚人毁破禁戒,多取钱财,以用修福,望得生天(佛家谓人死之后更生于天界),反得其殃。

如悬骆驼上楼磨刀,用功甚多,所得甚少。”

《百喻经》上说,过去有一个穷人为国王劳作,国王可怜他身体累得很瘦弱,赏赐给他一头死骆驼。穷人在剥皮时,刀钝了,就跑到楼上寻见一块磨石磨刀,把刀磨快了,下楼来再剥皮。这样上上下下跑了很多次,觉得十分劳累。后来他想出了一个“好”办法,干脆把骆驼悬挂到楼上去,就石磨刀。可是人们看了,却笑破了肚皮。

“悬驼就石”何如“取石就驼”的方便,无怪乎贫人之“智”被人嘻笑。后以“悬驼就石”比喻头脑僵化,错打算盘,事倍功半的蠢笨行为;也可以比喻,用力多收效少。

为您推荐

悬头槀街(典故)

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于是延寿(甘延寿)、汤上疏曰:‘臣闻天下之大义,当混为一,昔有唐虞,今有强汉。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,唯郅支单于叛逆,未伏其辜,大夏之西,以为强汉不能臣也。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。臣延寿、臣汤将..

悬帐(典故)

晋·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魏武甚爱梁鹄书,尝悬着帐中,及以钉壁玩之。”事又载《晋书·卫恒传》。 东汉书法家梁鹄,善作八分体,尤其擅长写大字。鹄先投刘表,后归附曹操。 曹操十分欣赏梁鹄的书法,不仅宫殿上大多悬有梁鹄题..

炫玉贾石(典故)

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道》:“炫玉而贾石者,其狙诈乎·” “炫玉贾石”,意思是说炫耀给人看的是美玉,而实际卖给人家的却是石头。 后因以此喻以劣充好,作伪欺诈。狙诈,狡诈欺骗。 唐·柳宗元《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是..

薛县池平(典故)

薛苞田庐(典故)

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一四“人事部”“孝下”引《汝南先贤传》:“薛苞字孟尝,西平人,好学笃行,丧母,以至孝闻。 父娶后妻而憎苞,分之出宅。苞日夜泣,不能去,被殴杖。不得已,庐于外,旦入洒扫。父怒,又逐之,乃庐于里门,晨昏不废。 积岁..

学究天人(学贯天人)(典故)

《梁书·钟嵘传》:“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,体沈郁之幽思,文丽日月,学究天人。”究,研究。天人,天道、人事。形容人的学识渊博,有关天道、人事方面的学问皆通晓。 后因以“学究天人”作为形容知识渊博的人之典故。 唐·李白..

学士焚鱼(焚章、焚银鱼)(典故)

《佩文韵府》卷七下“不负吾”下引《类聚》:“南北朝张褒(《中文大辞典》“不负吾”下作“襄”),梁天监(天监,梁武帝年号)中不供学士职,御史欲弹劾,褒曰:‘碧山不负吾。 ’乃焚章(章,是官吏所佩带的用银做成鱼形的章服,既是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