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必信,行必果(典故)

《论语·子路》:子贡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·”子曰:行已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

”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白:“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弟焉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为次矣。”曰:“今之从政者何如·”子曰:“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!”

有一次,子贡问孔子:“怎样才能称得上‘士’·”孔子说:“深明大义,严于律己,行使四方,不辱使命,这样的人可称之为‘士’了。”子贡又问:“次一等呢·”孔子道:“那些为宗族、乡党所公认的品行端正的人,也可以称之为‘士’。”孔子还提到另一种人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”这种人语言信实,办事果断,但浅见而固执地守于一道,这属于“士”之中等而下之的了。后世用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表示说话算数,行动坚决。

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共产党员在和友党友军发生关系的时候,……应该言必信,行必果,不傲慢,诚心诚意地和友党友军商量问题,协同工作,成为统一战线中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。”

为您推荐

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(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)(典故)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仲尼曰:‘志有之,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不言谁其知其志。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’” 言,即言辞。文,即华美,有文采。 行,即流传。后因以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”用为说话不讲究修辞,没有文采,就流传不远的..

妍皮不裹痴骨(典故)

唐·房玄龄等撰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(卷一二八):“超自以诸父在东,恐为姚氏所录,乃阳(同佯)狂行乞。秦人贱之,惟姚绍见而异焉,劝兴拘以爵位。召见与语,超深自晦匿,兴大鄙之,谓绍曰:‘谚云:妍皮不裹痴骨。妄语耳!’” 北朝时南..

研桑心计(典故)

《文选》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和、鹊(和、鹊,古代的两个名医医和、扁鹊)发精于针石,研桑(研,即计研,一名“计然”,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,有谋略,善经商。 桑,即桑弘羊,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,善理财)心计(心眼,计谋)于无垠。” 像计..

盐梅(典故)

盐絮家风(典故)

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,俄而雪骤。公欣然曰:‘白雪纷纷何所似·’兄子胡儿曰:‘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’兄女曰:‘未若柳絮因风起。 ’公大笑乐。即公大兄无奕女,左将军王凝之妻也。 ”参见“柳..

燕士难用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二八鲍明远(照)《乐府八首》第五首《苦热行》唐·李善注引《韩诗外传》:“宋燕相齐,还遂,罢归舍,召门尉田饶等问曰:‘大夫谁与我赴诸侯乎·’皆伏不对。宋燕曰:‘何士易得而难用也!’田饶对曰:‘君纨素锦绣,从风而;..

阎罗包老(典故)

《宋史·包拯传》:“拯立朝刚毅,贵戚宦官为之敛手,闻者皆惮之。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。童稚妇女亦知其名,呼曰包待制。 京师为之语曰:‘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。’” 阎罗,地狱王。 梵语“阎摩罗”的简称,义译为平等王。北宋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