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户自挝(典故)

《后汉书·缪肜传》:“缪肜(音miào róng,《佩文韵府》卷二十一引作“缪彤”)字豫公,汝南召陵人也。

少孤,兄弟四人,皆同财业。及各娶妻,诸妇遂求分异,又数有斗争之言。

肜深怀愤叹,乃掩户自挝(挝,音zhuā,击;打)曰:‘缪肜’,汝修身谨行,学圣人之法,将以齐整风俗,奈何不能正其家乎·’弟及诸妇闻之,悉叩头谢罪,遂更为敦睦之行。”

东汉缪肜兄弟四人,成家后,妯娌之间经常发生纠纷,不断争吵:要求分家。

缪肜为了维护兄弟之间的和睦,便关起门来,自己责打自己,使诸兄弟及弟媳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,兄弟妯娌之间,重归于好。

旧时常以“掩户自挝”用为维护封建主义悌道伦理的典故。

《聊斋志异·珊瑚》:“珊瑚退,毁妆以进。母益怒,投颡自挝。生素孝,鞭妇,母始少解。

为您推荐

眼中钉(典故)

宋·陶岳《五代史补》卷三《赵在礼拔钉钱》:“赵在礼之在宋州也,所为不法,百姓苦之。一旦下制移镇永兴(制,帝王的命令叫做制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命为‘制’,令为‘诏’”),百姓欣然相贺曰:‘此人若去,可为眼中拔钉子,何快..

眼中流血(典故)

《姻花传》载:相传古时有个商人,同一个少女相恋,不得结合。 商人离去后,少女思念成疾而死。其父焚化她的尸体,发现她的心里有一块像铁样的东西焚化不掉。后经磨拭,从中照见少女和商人双双人形。 后来商人又回转来了,看见此..

偃草(草偃)(典故)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:‘如杀无道,以就有道,何如·’孔子对曰:‘子为政,焉用杀·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风,必偃。’” 孔子认为,为政应重德化,而不应尚杀戮。对百姓的影响有如风吹草..

掩鼻(劓鼻)(典故)

偃禾起(典故)

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四引《琴操》:“周金縢者,周公作‘金縢书’也。武王薨,太子诵袭(继承)武王之业,年七岁,不能统理海内,周公为摄政。是时周公囚诛管(叔)、蔡(叔)之后,有谤公于王者,言公专国之权,诈策谋,将危及社稷,不可置之。成王..

偃鼠饮河(典故)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许由曰:‘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。而我犹代子,吾将为名乎·名者实之宾也。吾将为宾乎·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(偃鼠,即鼹鼠,体短胖,外形似鼠,长十余厘米)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!’” ..

颜如渥丹(典故)

《诗经·秦风·终南·序》:“《终南》,戒襄公也。能取周地,始为诸侯,受显服。大夫美之,故作是诗以戒劝之。”其第一章写道:“终南何有·有条有梅。君子至止,锦衣狐裘。 颜如渥丹,其君也哉!” 本章义为:终南山有什么·有柚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