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中钉(典故)

宋·陶岳《五代史补》卷三《赵在礼拔钉钱》:“赵在礼之在宋州也,所为不法,百姓苦之。一旦下制移镇永兴(制,帝王的命令叫做制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命为‘制’,令为‘诏’”),百姓欣然相贺曰:‘此人若去,可为眼中拔钉子,何快哉!’在礼闻之,怒,欲报拔钉之谤,遂上表更求宋州。一年时,朝廷姑息勋臣,诏许之。在礼于是命吏籍管内户口,不论主客,每岁一千,纳之于家,号曰‘拔钉钱’,莫不公行督责,有不如约,则加之鞭朴,虽租赋之不若也。

是岁获钱百万。”

此事又见旧题唐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九录引《五代史补》“拔钉钱。”据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引据《墨庄漫录》说《云仙杂记》是宋王铚伪托而作。

后因以“眼中钉”比喻最可憎恶的人。

《元曲选》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杂剧第三折〔感皇恩〕:“你还道负屈高声,你所事无成,见兄弟,心头刺,眼中钉。……”

明·杨慎《古今风谣》:“宋真宗时童谣:‘欲得天下宁,须拔眼中丁(按:丁谓在真宗时曾为宰相,寇准受到他的攻讦,一度罢相);欲得天下好,无如召寇老。’”

为您推荐

【眼中钉】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

[结构] 偏正式。 [释义] 比喻心目中最憎恨的人。 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赵在礼传》:“眼中拔钉,岂不乐哉!”宋·王偁《东都事略·丁谓》:“欲得天下宁,当拔眼中钉;欲得天下好,莫如召寇老。 ” [功能、例句] 多作宾语..

眼中钉(典故)

宋·陶岳《五代史补》卷三《赵在礼拔钉钱》:“赵在礼之在宋州也,所为不法,百姓苦之。一旦下制移镇永兴(制,帝王的命令叫做制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命为‘制’,令为‘诏’”),百姓欣然相贺曰:‘此人若去,可为眼中拔钉子,何快..

眼中流血(典故)

《姻花传》载:相传古时有个商人,同一个少女相恋,不得结合。 商人离去后,少女思念成疾而死。其父焚化她的尸体,发现她的心里有一块像铁样的东西焚化不掉。后经磨拭,从中照见少女和商人双双人形。 后来商人又回转来了,看见此..

偃草(草偃)(典故)

掩鼻(劓鼻)(典故)
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·六微》:“魏王遗(音yí,旧读wèi,赠给)荆王美人,荆王甚悦之。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(之指代美人)也,亦悦爱之甚于王。衣服玩好,择其所欲为之(这句是说,只要是美人想得到的,不论穿的或赏玩嗜好的东西,郑都设法..

偃禾起(典故)

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四引《琴操》:“周金縢者,周公作‘金縢书’也。武王薨,太子诵袭(继承)武王之业,年七岁,不能统理海内,周公为摄政。是时周公囚诛管(叔)、蔡(叔)之后,有谤公于王者,言公专国之权,诈策谋,将危及社稷,不可置之。成王..

偃鼠饮河(典故)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许由曰:‘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。而我犹代子,吾将为名乎·名者实之宾也。吾将为宾乎·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(偃鼠,即鼹鼠,体短胖,外形似鼠,长十余厘米)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!’” 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