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门踦(典故)

《汉书·段会宗传》:“段会宗字子松,徙为雁门太守。数年,坐法。阳朔中复为都护。

谷永闵其老复远出,予书戒曰:‘若子之材,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,何必勒功昆山之仄,总领百蛮,怀柔殊俗·……愿吾子因循旧贯,毋求奇功,终更亟还,亦足以复雁门之踦。万里之外,以身为本。愿详思愚言。’”

复,还,返回。

踦,音qí,同奇,与偶对,谓命运不顺当。段会宗从沛郡下为雁门吏,遂坐法免,又复为军中都护,命运可谓踦双不偶。

谷永考虑会宗年已老迈,便写信劝他回都城作官,不必再思立功边陲,这样便可免除身居雁门的孤寂之苦。后因用为咏远宦孤寂之苦的典故。

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十一《客怀》:“坚坐穷牛渚怪,倦游何恨雁门踦。”

为您推荐

雁门太守(典故)

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九《雁门太守行》解题:《古今乐录》曰:“王僧虔《技录》云:‘《雁门太守行》歌古洛阳令一篇。’”又梁·简文帝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寒苦春难觉,边城秋易知……少解孙吴法,家本幽并儿。” 《乐府诗集》收..

雁塔题名(典故)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三:“进士题名,自神龙(唐中宗年号)之后。过关宴后,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。” 过关宴,新进士及第后朝廷所举行的宴会。唐代自神龙年间以后,新科进士在朝廷赐宴后,前往慈恩寺塔下题写自己的名字..

燕颔虎颈(典故)

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超诣相者(即相面算命先生,通过察看相貌,加上诌说,妄断人的吉凶祸福)。曰:‘而(尔,你)当封侯万里之外。’超问其状(相貌),相者指曰:‘生燕颔虎颈,飞而食肉,此万里侯相也。’” 班超年轻时,有一次去请人相..

燕巢幕上(典故)

燕蝠相争(典故)

宋·朋九万《东坡乌台诗案·寄周邠诸诗》:“(苏)舜举言,自来闻人说一小话云:燕以日出为旦,日入为夕。蝙蝠以日入为旦,日出为夕。争之不决,诉之凤凰。凤凰是百鸟之王。 至路次逢一禽,谓燕曰:‘不须往诉,凤凰在假。 ’或云凤凰..

雁池(典故)

旧题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圃之乐,作曜华之宫,筑兔园。园中有百灵山,山有肤寸石,落猿岩,栖龙岫。又有雁池,池间有鹤洲凫渚。” 汉代梁孝王刘武好营建亭、台、楼、阁,他曾建造华丽的兔园,其中有雁池。..
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典故)
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,辍耕之垄上,怅恨久之,曰:‘苟富贵,无相忘。’佣者笑而应曰:‘若为佣耕,何富贵也·’陈涉太息曰:‘嗟乎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’” 燕雀,此指低飞徘徊之小鸟,以喻一般庸人;鸿鹄,指能够高飞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