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(惭愧)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
抬头无愧于天,低头无愧于人。后因以“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”用为形容品行正直,没有做坏事,问心无愧的典故。
宋·杨万里《张魏公传》:“是以自昔人君修己正心,惟使仰不愧于天,俯不作于人,持刚健之志,洪果毅之姿。”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纣为淫轶,箕子谏,不听。人或曰:‘可以去矣。’箕子曰:‘为人臣谏不听而去,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,吾不忍为也。’乃被发佯狂而为奴。” “佯(古文中也写作详)狂”为装疯之意。商纣王荒淫无道,不听箕..
元·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二折:“自古道,养军千日(表示很长时间),用在一朝。” 长期培养军队,以备一旦用兵打仗。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,一旦国家需要,就要奋力报效。后因以“养军千曰用在一朝”用为平时养下的军队,到关键时..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,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又《诗经·召南·何彼裱矣》:“何彼裱矣,华如桃李。平王之孙,齐侯之子。” ,后世诗文中常作“秾”,繁盛之意。 《桃夭》诗中以盛开的桃花,比喻年轻美貌的女..
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(公孙)述梦有人语之曰:‘八厶子系,十二为期。’觉,谓其妻曰:‘虽贵而祚短,若何·’妻对曰:‘朝闻道,夕死尚可,况十二乎!’” 后汉公孙述梦有人告他有十二年的偏霸之祚。于是他就自立为帝。 后以“妖..
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:“初,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,内蛇死。六年而厉公入。公闻之,公问于申繻曰:‘犹有妖乎·’对曰:‘人之所忌,其气燄以取之,妖由人兴也。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,人弃常,则妖兴,故有妖。’” 郑国南门有外蛇和内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