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史·陈本纪·文帝传》:“文帝起自布衣,知百姓疾苦,……每鸡人伺漏传签于殿中者,令投签于阶石上,然有声,云:‘吾虽得眠,亦令惊觉。
’其自强若此云。”
南朝陈文帝知道创业的艰难,为了自强不息,命报晓的鸡人将告时的更签投于石阶,使响声惊醒自己。后因以用为奋发自强之典。
宋·杨亿《南朝》诗:“五鼓瑞门漏滴稀,夜签声断翠华飞。”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三国志·魏书·田豫传》:“田豫,鱼阳雍奴人也。……征为卫尉。屡乞逊位,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,书喻未听。豫书答曰:‘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 ’” 蔡邕《独断》:“夜漏尽,鼓鸣则起;昼漏尽,..
《吕氏春秋·审应览·具备》:“巫马期短褐衣弊裘而往,观化于亶父,见夜渔者,得则舍之。巫马期问焉,曰:‘鱼为得也,今子得而舍之,何也·’对曰:‘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!所舍者,小鱼也。’巫马期归,告孔子曰:‘宓子之德至矣!’” ..
唐·韦应物《示全真元常》诗:“宁知风雨夜,复此时床眠。” 夜雨声里,同床谈心。后因以“夜雨对床”用为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,彻夜欢聚的典故。 宋·苏轼《东坡诗·卷十六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..
唐·韩偓《仙山》诗:“一炷心香洞府开,偃松皱涩半莓苔。水清无底山如削,始有仙人骑鹤来。” 心香,佛教谓中心虔诚,能感通佛道,如同焚香礼佛。 一瓣,犹一炷。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,烧至第三炷香时,常说将这一瓣香敬献某某法..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(注:圯,桥),有一老父,……出一编书,曰:‘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后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 ’遂去,无他言,不复见。 旦日视其书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 ” 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