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·魏书·田豫传》:“田豫,鱼阳雍奴人也。……征为卫尉。屡乞逊位,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,书喻未听。豫书答曰:‘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
’”
蔡邕《独断》:“夜漏尽,鼓鸣则起;昼漏尽,钟鸣则息。”
钟鸣漏尽是指深夜,三国魏·田豫认为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,应该退休,所以写信说:“年令超过七十的人,夜晚应当闭户睡觉才对,可是偏要在夜间赶路不停,是违背自然之道的。后以“钟鸣漏尽,夜行不休”比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。
宋·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三十二《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》诗:“漏尽鸡号厌夜行,年来小器溢瓶罂。”
为您推荐
唐·韦应物《示全真元常》诗:“宁知风雨夜,复此时床眠。”
夜雨声里,同床谈心。后因以“夜雨对床”用为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,彻夜欢聚的典故。
宋·苏轼《东坡诗·卷十六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..
《全唐诗》卷四百十九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李謩(音yè,用手指按)笛傍宫墙,偷得新翻数般曲。
”其后自注说:“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。属明夕正月十五日,潜游灯下,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,大骇之。明日密遣捕捉笛者,..
唐·韩偓《仙山》诗:“一炷心香洞府开,偃松皱涩半莓苔。水清无底山如削,始有仙人骑鹤来。”
心香,佛教谓中心虔诚,能感通佛道,如同焚香礼佛。
一瓣,犹一炷。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,烧至第三炷香时,常说将这一瓣香敬献某某法..
唐·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四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: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
唐朝张光晟从朱泚反叛,泚兵败穷困,光晟杀泚投降,而终不免一死,故有此语。原意为第一不要反叛,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干到底。后因以“一不做二不..
唐·卢延让《哭李郢端公》诗:“诗侣酒徒销散尽,一场春梦越王域。”又宋·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七:“东坡老人(苏轼)在昌化,尝负大瓢,行歌于田间。有老妇年七十,谓坡云:‘内翰昔日富贵,一场春梦。’坡然之。
里中呼此媪为‘春梦..
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必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。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……卓王孙闻而耻之,为杜门不出。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:‘今文君已失身于司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