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雨对床(对床夜雨)(典故)

唐·韦应物《示全真元常》诗:“宁知风雨夜,复此时床眠。”

夜雨声里,同床谈心。后因以“夜雨对床”用为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,彻夜欢聚的典故。

宋·苏轼《东坡诗·卷十六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》:“寒灯相对记畴昔,夜雨何时听萧瑟。君知此意不可忘,慎心苦爱高官职。

”自注:“常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耳。”

为您推荐

一瓣心香(典故)

唐·韩偓《仙山》诗:“一炷心香洞府开,偃松皱涩半莓苔。水清无底山如削,始有仙人骑鹤来。” 心香,佛教谓中心虔诚,能感通佛道,如同焚香礼佛。 一瓣,犹一炷。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,烧至第三炷香时,常说将这一瓣香敬献某某法..

一编书是帝王师(典故)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(注:圯,桥),有一老父,……出一编书,曰:‘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后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 ’遂去,无他言,不复见。 旦日视其书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 ” ..

一不做,二不休(典故)

唐·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四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: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 唐朝张光晟从朱泚反叛,泚兵败穷困,光晟杀泚投降,而终不免一死,故有此语。原意为第一不要反叛,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干到底。后因以“一不做二不..

一场春梦(典故)

夜失身(典故)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必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。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……卓王孙闻而耻之,为杜门不出。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:‘今文君已失身于司..

一成一旅(典故)

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(少康)有田一成,有众一旅,能布其德,而兆其谋,以收夏众,抚其官职。使女艾谍浇,使季杼诱豷。遂灭过、戈,复禹之绩,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” 成,方十里为一成;旅,五百人。 夏朝时候,浇灭夏后相。 夏后相子少康,..

夜气存(夜气不存)(典故)

《孟子》卷六《告子上》:“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·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于木也。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·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;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;梏之反覆,则其夜气不足以存;夜气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