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失身(典故)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必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。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……卓王孙闻而耻之,为杜门不出。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:‘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,长卿故倦游,虽贫,其人材足依也。’”

汉时辞赋家司马相如,游临邛,卓王孙女文君窃于壁间见之,听相如弹琴后,于夜间私奔相如,遂结为夫妇。“夜失身”指此。后用为咏男女恋情之典。

唐·权德舆《杂兴五首》其一:“一颦一笑千金重;肯似成都夜失身”。

为您推荐

夜气存(夜气不存)(典故)

《孟子》卷六《告子上》:“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·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于木也。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·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;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;梏之反覆,则其夜气不足以存;夜气..

一代宗臣(一代鼎臣)(典故)

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》:“淮阴黥布等已灭,惟(萧)何、(曹)参擅功名,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,为一代之宗臣。” 宗臣,鼎臣,为大家所宗仰的大臣,特指宰相。后以“一代宗臣”比喻当代所仰慕的执政大臣或宰相。 《南史·文学·丘灵鞠..

一床锦被遮盖(典故)

元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淮西之变》:“且以王德为都统制,郦琼副之。……及德视事校场,诸将执挝,用军礼谒拜,琼登而言曰:‘寻常伏事太尉不周,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。’” “一床锦被遮盖”比喻向人请求通融、掩盖。 《水浒》..

一石亦醉(典故)

一尺面(典故)

《旧五代史·桑维翰传》:“桑维翰,字国侨,洛阳人也。父拱,事河南尹张全义为客将。维翰身短面广,殆非常人。 既壮,每对鉴自叹曰:‘七尺之身,安如一尺之面!’由是慨然有公辅之望。” 后晋·桑维翰,河南人,据史载翰为人身材短小..

一点灵犀(典故)

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(灵犀,旧说犀牛为灵兽,角中有白纹,犀牛角中心的髓质象一条白线上下相通,称为通天犀,被古人视为灵异之物,有种种奇特性能,故称‘灵犀’)一点通。” 原来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心心..

一尺高髻(典故)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附《马廖传》:(廖)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,曰:“……长安语曰:‘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;……’斯言如戏,有切事实。” 东汉时,长安有谚语,嘲讽长安妇女喜欢高绾发髻,影响外地人纷纷仿效。其意在讽谕统治者应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