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维摩诘所说经》:“一景者,世间分段之食也。若能于此一食,了达三谛,即成洁食,然后运平等心,上供诸佛,中奉圣贤,下及六道,等施无别,经云以一食施切。”
中国古代佛教徒一日只吃一餐,故意以此修行自苦。后常用“一食”称赞僧释的修炼道行。
唐·姚合《过稠上人院》:“清羸一饭师,闲院亦披衣。”贾岛《崇圣寺斌公房》:“近来惟一食,树下掩禅扉。”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:“每一小劫,则一佛出世。” 佛教认为,世界每经历一小劫,便有一佛出世。后引申用为难得的意思。 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臣职中书舍人一佛出世》:“《谈苑》:(唐)文宗曾谓近臣曰:‘词臣之选,古今犹重,朕..
明·凌濛初《三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真珠姬发乱攧乱掷,哭得一佛出世(出世:指“生”),二佛生天(生天:指“死”)。 ” 也作“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(涅槃:佛教指佛或高僧死亡。)。”后因以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”用为形容死去活..
《楚辞》战国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 糅,混杂。概,古代用升斗量物时用以取平的工具。“一概量”谓忠佞不分,衡量时用同样的标准,不加区别。 后因用指等量齐观,不加区别地一律对待。 唐·韩..
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人有卖骏马者,比三旦立市,人莫之知。往见伯乐曰:‘臣有骏马,欲卖之,比三旦立于市,人莫与言,愿子还而视之,去而顾之,臣请献一朝之贾。’伯乐乃还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而马价十倍。” 比,副词,接连。贾,通价。..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居久之,蜀人杨得意为狗监(管理皇帝猎犬的官长),侍上(汉武帝)。上读《子虚赋》而善之,曰:‘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!’得意曰:‘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。’上惊,乃召问相如。”又见《汉书·司马相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