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书·王商传》:“成帝即位,甚敬重商,徙为左将军。”“建始三年秋,京师民无故相惊,言大水至,百姓奔走相蹂躏,老弱呼号,长安中大乱。天子亲御前殿,召公卿议。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,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。
群臣皆从凤议。
左将军商独曰:‘自古无道之国,水犹不冒城郭。今政治和平,世无兵革,上下相安,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·此必讹言也,不宜令上城,重惊百姓。
’上乃止。有顷,长安中稍定,问之,果讹言。
”
公元前三〇年汉成帝朝,长安城中忽然传出谣言,说大水将至。大将军王凤盲目主张动员避水。王商却根据自己的经验,指出这是讹言,并明提出要制止这种盲动行为。后因用为咏官吏明智。
唐·李瀚《蒙求》:“桓谭非谶,王商止讹。”
为您推荐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寓居会稽,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、桑门支遁游处,出则渔弋山水,入则言咏属文,无处世意。”
东晋时,谢安曾同王羲之、许询、支遁等寓居会稽郡,终日游山玩水或咏诗作文,优游度日,不思居官报国之事。后用作咏游..
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八《史补》:“汉武帝好仙道,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。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,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。七月七日夜漏七刻,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。……帝东面西向,王母索七桃,大如弹丸,以五枚与帝,母..
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:“初,粲与人共行,读道边碑,人问曰:‘卿能暗诵乎·’曰:‘能。’因使背而诵之,不失一字。”
三国魏人王粲记忆力极好,他过目之后能背诵道旁碑文,一字不错。
后用为咏强记或用为咏碑之典。
唐·高..
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燕之初入齐,闻画邑人王蠋贤,令军中曰‘环画邑三十里无入’,以蠋之故。已而使人谓蠋曰:‘齐人多高子之义,吾以子为将,封子万家。’蠋固谢(坚决拒绝)。燕人曰:‘子不听,吾引三军而屠画邑。
’王蠋曰:‘忠臣..
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王吉字子阳,琅邪皋虞人也。……子骏,成帝时为京兆尹,后为御史大夫。骏子崇,以父任为郎,历刺史、郡守,治有能名。自吉至崇,世名清廉,然材器名称稍不能及父,而位禄弥隆。
皆好车马衣服,其自奉养极为鲜明,而亡金..
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黄歇受约归楚,楚使歇与太子入质于秦,秦留之数年。楚顷襄王病,太子不得归。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(范睢)善,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:‘相国诚善楚太子乎·’应侯曰:‘然。
’歇曰:‘今楚王恐不起疾,秦不如归其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