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者不谏,来者可追(典故)

《论语·微子》(卷九):“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‘凤兮,凤兮!何德之衰·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’”

楚国的隐士接舆唱歌劝孔子放弃从政的愿望,过去追求仕途已不可挽回,往后纠正还来得及。后因以“往者不谏(挽救),来者可追”比喻以往无法挽回,今后尚及补救,常用为劝勉人奋起进步。

唐·陈子昂《谏用刑书》:“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无以臣微而忽其奏,天下幸甚。”

为您推荐

忘家(忘家忘亲忘身)(典故)

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曰:‘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,临军约束则忘其亲,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。……’” 春秋时司马穰苴因庄贾未能如期至军中,按照军法责备他说:“接到出战的命令后,就应该忘掉家室之恋。”后以“忘家”为咏..

忘年之好(忘年之交)(典故)

南朝宋·颜延之《吊张茂度书》:“言面以来,便申忘年之好。比虽艰隔成阻,而情问无睽。”又《梁书·张缵传》:“子野性旷达,自云‘年出三十,不复诣人。’初未与缵遇,便虚相推重,因为忘年之交。” 唐·李延寿《南史·何逊传》:..

望尘不及(典故)
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颜渊问于仲尼曰:‘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也驰;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!’” 颜回问老师孔子说:“您慢走,我也慢走;您快走,我也快走;您奔驰,我也奔驰;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土时,我就干瞪眼跟不上了。..

望尘而拜(拜尘)(典故)

王祖师度马半仙(典故)

元·马致远《马丹阳三度任凤子》杂剧第一折述全真教七真人之一马钰自叙身世:“贫道祖居宁海,莱阳人也。俗姓马,名从义,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。钱财过万倍之余,田宅有半州之盛。 家传秘行,世积阴功。初蒙祖师(指全真教教主王..

望风希旨(望风承旨)(典故)

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畿传》附杜恕传:“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,而有司嘿尔,望风希指,甚于受属。……” 杜恕上疏中说大将军狂悖之弟(指大将军司马宣王,弟指宣王五弟,名通,为司隶从事。),望风希指,是指极力迎合别人的..

望穿秋水(典故)

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:“卓文君姣好,眉如远山,目如秋水。” 唐·白居易《寄微之》诗:“白头吟处变,青眼望中穿。”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望穿他盈盈秋水,蹙(cù)损他淡淡眉山。” 秋水明净澄澈,用以比眼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