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·述而》:“(孔)子在齐闻《韶》(传说舜所作乐曲名),三月不知肉味,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’”宋·朱熹集注:“盖心一于是,而不及乎他也。”
孔子听了舜时的《韶》乐,据说三个月都尝不出肉味。后遂用“三月不知肉味”、“三月忘味”、“闻韶”等形容专心或陶醉于一事而其他事都不放在心上。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一出:“管喜得孔子三月忘肉味,景公擦泪倾着耳听。”清末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每次听了他说书之后,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,无论做什么事,总不入神……还是孔子‘三月不知肉味’,‘三月’二字形容得透彻些。”
为您推荐
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梁·刘孝标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峡长七百里,两岸连山,略无绝处,重岩叠障,隐天蔽日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清远。渔者歌曰:‘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’”
这是一段状写长江三峡景色的妙文。
渔者所唱..
《梁书·柳恽传》:“柳恽字文畅,河东解人也。少有志行,好学,善尺牍。……少工篇什。
……琅邪王元长见而嗟赏,因书斋壁。至是预曲宴,必被诏赋诗。
尝奉和高祖《登景阳楼》中篇……深为高祖所美。当时咸共称传。
”
南..
宋·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盘。’扣盘而得其声。
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
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
’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龠(yuè古管乐器),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钟龠亦远矣,而眇者..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曰:‘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,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·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越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..
唐·韩愈《昌黎集》卷三《答陈生书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术,不于其人,乃以访愈;是所谓借听于聋,求道于盲。”
问道于盲,是指向盲人问路。盲人并不识路,所问也必然达不到目的。后引申为向无知者求教,既可用为自谦之词,说明自己无..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夫知(智)不知是非之竟,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,是犹使蚊负山、商蚷(虫名,即马陆,也叫马蚿)驰河也,必不胜任矣。”又“应帝王”篇:“楚狂接舆曰:‘是欺德也。其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。’”
“蚊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