刎颈交(典故)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曰:‘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,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·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越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’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,曰:‘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。’卒相与驩(同“欢”),为刎颈之交。”

初,赵将廉颇居功自傲,十分看不起蔺相如,并曾寻衅生事,欲屈辱之。蔺相如以国家之大局为重,处处克制,并晓之以大理,终于感动廉颇登门负荆请罪,二人遂结为刎颈交。后因以“刎颈交”指生死不渝的情谊。

元·白朴[双调·沉醉东风]《渔父》:“虽无刎颈交,却有忘机友。”

为您推荐

蚊负(负山)(典故)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夫知(智)不知是非之竟,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,是犹使蚊负山、商蚷(虫名,即马陆,也叫马蚿)驰河也,必不胜任矣。”又“应帝王”篇:“楚狂接舆曰:‘是欺德也。其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。’” “蚊..

问鼎(典故)

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(楚庄王)伐陆浑之戎(陆浑,春秋时地名,在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。戎是旧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,瓜州之戎别部迁徙至此遂得称。),遂至于洛(洛水),观兵(即阅兵,陈兵示威,以威吓周天子和其他诸侯国)于周..

闻足音(典故)

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(流人,被流放的人)·去国数日,见其所知而喜;去国旬月,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;及朞年也,见似人者而喜矣;不亦去人滋久,思人滋深乎·夫逃虚空者,藜藿柱(塞)乎鼪鼬之径,踉(跳跃)位其空,闻人足音跫..

问道(典故)

问缣(寄缣)(典故)

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:“丹资性方絜,疾恶强豪。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,关西之大侠也。……自以知名,欲结交于丹,丹拒而不许。 ”“丹子有同门生丧亲。家在中山,白丹欲往奔慰。 结侣将行,丹怒而挞之,令寄缣以祠焉。或问其故。 丹..

问津(问长沮)(典故)
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长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长沮曰:“夫执舆者为谁·’子路曰:‘为孔丘。’曰:‘是鲁孔丘与·’曰:‘是也。’曰:‘是知津矣。 ’问于桀溺。 桀溺曰:‘子为谁·’曰:‘为仲由。’曰:‘是鲁孔丘..

问绢(胡威推缣)(典故)

《三国志·魏书·胡质传》:“子威嗣。……威,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”。南朝宋·裴松之注引《晋阳秋》:“威字伯虎。少有志尚,厉操清白。 质之为荆州也,威自京都省之。 家贫,无车马童仆,威自驱驴单行,拜见父。停厩中十余日,告归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