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雪(袁安高卧与焦先卧雪)(典故)

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李贤注引《汝南先贤传》:“时大雪积地丈余,洛阳令身出案行,见人家皆除雪出,有乞食者。至袁安门,无有行路,谓安已死。令人除雪入户,见安僵卧。问何以不出。安曰:‘大雪人皆饿,不宜干(求取)人。’令以为贤,举为孝廉。”

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载:焦先(三国魏河东人,字孝然,一生贫困潦倒。

据说他自己搭盖一个草庐,净扫其中,营木为床,布草蓐其上,冬夏都居住在里面)草庐被焚,因露寝。遭冬雪大至,先袒卧不移。

人以为死,就视如故。

“袁安高卧”又作“袁安僵卧”,后以“卧雪”或“袁安高卧”为困苦潦倒、清高自守的典故。晋·陶潜《咏贫士》诗:“袁安困积雪,邈然不可干。”唐·皇甫曾《酬郑侍御秋夜见寄》诗:“袁公方卧雪,尺素及柴荆。”(见《全唐诗》卷二一〇)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杂剧第一折:“[鹊踏枝]这世里冻饿死闲居的范丹(《后汉书》作范冉);哎,天呵!兀的不忧愁杀高卧袁安。”

为您推荐

卧柳生枝(典故)

《汉书·五行志》第七中之下:“昭帝时,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。一朝起立,生枝叶,有虫食其叶,成文字,曰‘公孙病己立’。”此事又见《搜神记》卷六,《开元占经》卷一一二引京房《易传》。 旧传此事象征立汉宣帝刘询。后因用..

卧治(典故)

《史记·汲黯列传》:“……黯坐小法,会赦免官。于是黯隐于田园。居数年,会更五铢钱(汉武帝元狩五年,即公元前一一八年,废止半两钱,开始发行五铢钱),民多盗铸钱,楚地尤甚。 上以为淮阳,楚地之郊,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。黯伏谢不受..

偓佺松实(典故)

旧题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上《偓佺》:“偓佺者,槐山采药父也。好食松实,形体生毛长数寸,两目更方,能飞行逐走马。以松子遗尧,尧不暇服也。 ……时人受服者,皆至二三百岁焉。 ” 据说有一位采药人叫偓佺,他常年食用松子,致..

握拳透爪(典故)

卧龙遭谗(典故)

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初,康居贫,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,以自赡给。颖川钟会,贵公子也,精练有才辩,故往造焉。康不为之礼,而锻不辍。……会以此憾之。及是,言于文帝曰:‘嵇康,卧龙也,不可起。 公无忧天下,顾以康为虑耳。’因谮‘康..

乌不乌,鹊不鹊(典故)

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史疾为韩使楚,楚王问曰:‘客何方(指方术)所循(坚持顺行,此指问史疾研治哪门学问技术)·’曰:‘治列子圉(御)寇之言。’曰:‘何贵·’曰:‘贵正。’王曰:‘正亦可为国乎·’曰:‘可。’王曰:‘楚国多盗,正可..

乌合之众(乌合之卒)(典故)

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我至长安,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,还出太原,代郡,反复数十日,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,如摧枯折腐耳。” 乌合:像乌鸦那样的暂时聚合。比喻没有组织纪律,临时杂凑聚合起来的一群人,语含贬义。 明·罗贯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