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衣旧宅(乌衣事)(典故)

《宋书·谢弘微传》:“谢混风格高峻,少所交纳,唯与族子灵运、瞻、曜、弘微并以文义赏会。尝共宴处,居在乌衣巷,故谓之乌衣之游,混五言诗所云‘昔为乌衣游,戚戚皆亲侄’者也。其外虽复高流时誉,莫敢造门。”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王公(王导)曰:‘……吾角巾径还乌衣,何所稍严。’南朝梁·刘孝标注引《丹阳记》:“乌衣之起,吴时乌衣营处所也。江左初立,琅邪诸王所居。”

东晋时,王、谢两大旺族居住在金陵(今南京市)乌衣巷。

后常以“乌衣巷”、“乌衣宅”、“乌衣事”等咏贵族名门之旧事。

唐·吴融《偶题》诗:“乌衣旧宅犹能认,粉竹金松一两枝。”李商隐《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旧僚杜赵李三掾》诗:“绛帐恩如昨,乌衣事莫寻。”

为您推荐

乌有先生(典故)

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 “乌有先生”系司马相如虚拟的人名。乌有,即没有。乌有先生,即本无此人,语含荒诞不径之意。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..

污种(非吾种也)(典故)

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载,齐湣王被杀,其子法章改变名姓,为莒国太史敫家仆,敫女与之私通。 其后莒人立法章为齐王,敫女为王后,太史敫曰:“女不取媒因自嫁,非吾种也,污吾世。”与君王后终身不相见。 战国时,齐滑王攻灭宋国后,..

乌夜啼(乌啼宵夜)(典故)

《乐府诗集》卷四十七引《唐书·乐志》曰:“乌夜啼者,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。元嘉十七年,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。义庆时为江州[相],至镇相见而哭。 文帝闻而怪之,征还宅,大惧。 伎妾夜闻乌夜啼声,叩其阁云:‘明日应有赦。’其年..

呜呼哀哉(典故)

于陵子灌园(灌畦)(典故)

《史记·邹阳列传》:“于陵子仲辞三公,为人灌园”唐·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注引《孟子》云:“陈仲子,齐陈氏之族。 兄为齐卿,仲子以为不义,乃适楚,居于于陵,自谓于陵子仲。楚王聘以为相,子仲遂夫妻相与逃,为人灌园。 ” 此事..

屋角成金字(典故)

《北史·斛律金传》:“金性质直,不识文字,本名敦,苦其难署,改名为金,从其便易,犹以为难。司马子如教为金字,作屋况之,其字乃就。” 斛律金是个文盲,原名敦,他觉得敦字笔划太多很不易学,就改名为金。 但金字还不会写,司马子如便..

屋上乌(典故)

汉·伏胜《尚书大传·牧誓·大战》:“爱人者,兼有屋上之乌。”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武王克殷,召太公而问曰:‘将奈其士众何·’太公对曰:‘臣闻爱其人者,兼屋上之乌;憎其人者,恶其余胥。’” 古语所谓“爱屋及乌”,意思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