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猛喂蚊(典故)

晋·徐广《孝子传·吴猛》:“吴猛年七岁,时夏日,伏于亲床下,恐蚊及父母。

”(见《说郛》卷五十八)

《晋书·吴猛传》:“吴猛,豫章人也。少有孝行,夏日常手不驱蚊,惧其去己而噬亲也。



晋·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二《吴舍人》所载,与《续搜神记》文大略同,现载录一段,以供参阅。其文说:“猛性至孝,小儿时,在父母傍卧,时夏日多蚊虫,而终不摇扇。同宿人觉,问其故,答云:‘惧蚊去,噆(音zā,叮,咬)我父母尔。’”参见《艺文类聚》卷二〇引《续搜神记》。

晋朝豫章人吴猛性至孝,夏天蚊虫多,他常睡在父母身边,却不摇扇驱赶,故意招来咬自己,以为这样可以使父母避免蚊叮噬。旧时以此用为事亲行孝的典故。

元·郭居敬所辑《二十四孝》一书,也收录有吴猛之事。吴猛成了旧社会恪守封建孝道的楷模之一。

《佩文韵府》卷五十三“吴猛”下引僧大诉《述怀》诗:“云藏吴猛庙,雷护柳公碑。”

为您推荐

吴牛喘月(典故)

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风俗通》:“吴牛望见月则喘,彼之苦于日,见月怖喘矣。”(《风俗通》汉应劭撰)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满奋(三国魏·满伟的侄儿,晋惠帝元康年间官至尚书令、司隶校尉)畏风,在晋武帝坐,北窗作琉璃屏,实密..

吴入卖呆(卖痴呆)(典故)

宋·范成大《石湖集》卷三十《腊月村田乐府·序卖痴呆词》云:“吴俗分岁罢,小儿绕街呼云:‘卖汝痴!卖汝呆!’”其词云:“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迎新岁。 小儿呼叫走长夜,云有痴呆召人买。二物于人谁独无,就中吴侬乃有余。..

吴山立马(典故)

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三:“金海陵(海陵王,即金主完颜亮)阅柳(柳永)词‘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’句,遂起吴山立马之思。” 吴山,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,春秋时为吴之南界,故名。南宋初金主完颜亮南侵,扬言要立马吴山,即为此山。..

吴市吹箫(吹箫乞食)(典故)

吴台草(典故)

东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,乃使人赐属镂之剑。子胥受剑,徒跣褰裳,下堂中庭,仰天呼怨,曰:‘吾始为汝父忠臣……今汝不用吾言,反赐我剑。吾今日死,吴宫为墟,庭生蔓草,越人掘汝社稷,安忘我乎!’” 春..

吴刚伐桂(典故)

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天咫》(卷一):“旧言月中有桂,有蟾蜍。故异书言,月桂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常斫之,树创随合。人姓吴名刚,西河人,学仙有过,谪令伐树。” 传说吴刚学仙中犯了过错,被罚在月中砍伐桂树,树创随斫随合,伐树的苦..

吴鸿扈稽(典故)

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阖闾既宝莫邪,复命于国中作金钩,令曰:‘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。’吴作钩者甚众,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,杀其二子,以血衅金,遂成二钩,献于阖闾,诣宫门而求赏。王曰:‘为钩者众,而子独求赏,何以异于众夫子之钩乎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