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·周南·关睢·序》:“《关睢》五章,章四句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五字者,‘谁谓雀无角、何以穿我屋”之类也。”
五字,指五言诗。后因以指称诗体或诗才。王明·王鏊《震泽长语·文章》:“唐人用一生心于五字,故能巧夺天工。”即指五言诗体。
唐·姚合《送盛秀才赴举》诗:“五字州人唯有此,四邻风景合相饶。”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夫子莞尔而笑,曰:‘割鸡焉用牛刀·’子游对曰:‘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“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”’” 武城,春秋鲁县名,在今山东费县西南。弦歌,弹琴唱歌,为当时礼乐。偃,音yǎ..
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任荆州刺使,镇武〔昌〕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积雪始晴,听事前余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。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。其综理微密,皆此类也。” “武昌剩竹”比喻尚可备..
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卷中《音乐》:“《武陵深》,马援为南征之所作。援门生爰寄生,善吹笛,援作歌以和之,名曰《武陵深》。其曲曰:‘滔滔武溪一何深,鸟飞不渡,兽不能临。嗟哉武陵兮所毒淫!’” 东汉人马援曾为南征作笛曲《武陵..
《晋书·王浑传》附《王济传》:“济字武子,少有逸才,风姿英爽,气盖一时……起为骁骑将军,累迁侍中,与侍中孔恂、王恂、杨济同列,为一时秀彦。” 晋代大臣王济字武子,因英俊骁勇而闻名当时。后世诗文中遂以“武子”用作咏才..
《文选》卷十九,三国魏·曹子建(植)《洛神赋》:“余从京城,言归东藩……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尔乃……流沔乎洛川。于是精移神骇,忽焉思散。俯则未察,仰以殊观,睹一丽人,于岩之畔。 ……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。 ” 三国时,诗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