羲和御(羲和、羲轮、羲驭)(典故)

《楚辞》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吾令羲和弭节兮,望崦嵫而勿迫。”东汉·王逸注:“羲和,日御也。”御,又作驭。

羲和是神话中为太阳赶车的人。因太阳运行意味时间,太阳又象征皇帝。

后常用作咏岁月流逝的典故,也用以喻皇帝出巡,“羲和”、“羲轮”、“羲驭”又用称太阳或时光。

唐·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》:“羲和鞭白日,少昊行清秋。”

唐·储光羲《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》:“羲和舒灵晖,倏忽西极通。”这里以羲和御日西奔喻指唐玄宗赴蜀。

三国魏·曹植《赠王粲》:“悲风鸣我侧,羲和逝不留。”

宋·李觏《孤怀》诗:“蜀犬尽鸣吠,羲轮自光辉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晓来时一轮羲驭涌东隅。”

为您推荐

羲之有之(典故)

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王羲之字逸少,司徒导之从子也。……有七子,知名者五人。玄之早卒。次凝之,亦工草隶,仕历江州刺史、左将军、会稽内史。”除玄之、凝之外,知名者还有王徽之、王操之、王献之。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以..

羲和湎淫(典故)

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帝中康时,羲、和湎淫,废时乱日。”南朝宋·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孔安国曰:‘羲氏、和氏,掌天地四时之官。太康之后,沉湎于酒,废天时,乱甲乙也。 ’” 古代传说,羲氏、和氏是掌管四时的官员,曾因嗜酒废职,致..

蟋蟀辞(典故)

《诗经·唐风·蟋蟀·序》:“《蟋蟀》,刺晋僖公也。俭不中礼,故作是诗以闵之,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。此晋也,而谓之唐,本其风俗,忧深思远,俭而用礼,乃有尧之遗风焉。 ” 《蟋蟀》篇讽刺晋僖公“俭不中礼”,希望他以“礼”为..

谿父飞升(典故)

习惯成自然(典故)

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择其所乐,必先有习,乃得为之。孔子曰:‘少成若天性,习贯如自然。’”贯:惯。 习惯:长期养成的某种行为或社会风尚。习惯了之后就变成平常的事了。 此为孔子语。后因以“习惯成自然”为长期养成..

习家池(典故)

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山季伦为荆州,时出酣畅,……高阳池在襄阳”南朝梁·刘孝标注引《襄阳记》曰:“汉侍中习郁于岘山南,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,池边有高堤,种竹及长楸,芙蓉菱芡浮水,是游宴名处也。 山简每临此池,未尝不大醉而还..

息夫历诋(典故)

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息夫躬字子微,河内河阳人也。……躬既亲近,数进见言事,论议亡所避。众畏其口,见之仄目。躬上疏历诋公卿大臣,……” 汉·息夫躬少年时学习《春秋》,遍读书史,受到时人称赞。躬甚得皇上信任,常进谏奏事,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