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·儒林列传·董仲舒传》:“董仲舒,广川人也。以治《春秋》,孝景时为博士。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,或莫见其面,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,其精如此。”
西汉董仲舒教授弟子时,经常把帷幕放下来,以使学生集中心思听讲。后因用为治学严谨或杜门攻读之典。
唐·骆宾王《秋萤》:“下帷如不倦,当解惜余光。”此用指苦读。
唐·王维《故人张堙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》:“故园高枕度三春,永日垂帷绝四邻。”此赞张堙治学不倦。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(援)从容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:‘士生一世,但取衣食裁足,乘下泽车,御款段马,为郡掾史,守坟墓,乡里称善人,斯可矣!’”唐·李贤注:“《周礼》曰:‘车人为车,行泽者欲短毂,行山者欲长毂,短毂..
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在德不在鼎,昔夏之方有德也,远方图物,贡金九枚,铸鼎象物,百物而为之备,……” 传说古代夏禹收集九州的金属,铸成宝鼎九只,在鼎上镂刻山精水怪,象征九州统一。 后夏亡殷起,周又灭殷,鼎随国移。夏鼎象征政..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北海若曰:‘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’” 这是北海若开导河伯的一段话,意思是说对井蛙不能说海如何的大,因为它拘限于废井没有见过海;对夏..
《后汉·党锢传》:“夏馥为党魁,及张俭等亡命,皆被收考,辞所连引,布偏天下。馥乃自剪须变形,隐匿姓名,为冶家佣。亲突烟炭,形貌毁瘁,人无知者。 弟静,遇馥不识,闻其言声,乃觉而拜之。” 后汉夏馥因党祸而亡命,自剪须毁形,隐匿。..
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:“大乐之野,夏后启于此儛九代;乘两龙,云盖三层。左手操翳,右手操环,佩玉璜。” 夏后启是大禹的儿子,神话传说他承禹位,不恤国事,惟以酒食声色自娱,复窃天乐助兴,致遭亡国惨祸。说他乘两龙上天,得《九辩》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