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魏略》:“太祖禁酒,而人窃饮之,故难言酒,以白酒为贤者,清酒为圣人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十二引)《三国志》卷二十七《魏书·徐邈传》:“魏国初建,为尚书郎。时科禁酒,而邈私饮至于沉醉。校事赵达问以曹事,邈曰:‘中圣人。
’达白之太祖,太祖甚怒。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:‘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,浊者为贤人,邈性修慎,偶醉言耳。’”
三国魏人怕饮酒犯禁,故以隐语称酒,称浊酒为贤人,称清酒为圣人。
后沿用为咏酒之典。
唐·杜甫《对酒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:“座对贤人酒,相逢自可亲。”
为您推荐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夏(孔子的学生卜商,字子夏)曰:‘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。’”
“贤贤易色”,意思是敬爱贤者轻于女色。后因用为咏修养德行之典。
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圣人承天,贤贤易色,取法于此。”元·王实甫《西..
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载:楚宣王到云梦泽出游打猎,玩得很高兴,“仰天而笑曰:‘乐矣,今日之游也。寡人万岁千秋之后(即死后,讳死,故这样说),谁与乐此矣(即你与谁再来此游乐,这是指下文的安陵君说的)·’安陵君(楚国的幸臣)泣数行而..
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顺帝之末,京都童谣曰:‘直如弦,死道边。曲如钩,反封侯。’……(李)固是日幽毙于狱,暴尸道路,而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、司徒赵戒厨亭侯、司空袁汤安国亭侯云。
”
东汉顺帝末年,京都童谣有“直如弦,死..
《左传·僖公六年》:“冬,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。许男面缚衔璧,大夫衰绖,士舆榇。”
楚子,楚成王。武城,春秋楚地名,在今河南南阳市北。许男,许国国君,许国封男爵,故称。衔璧,古代人死口含珠玉,此表示有罪当死。衰绖(di..
《文选》卷四十七晋·刘伯伦(伶)《酒德颂》:“有大人先生……唯酒是务……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,衔杯漱醪,奋髯踑踞,枕曲藉糟,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”
晋代名士刘伶嗜酒,他着有《酒德颂》,其中有“衔杯漱醪”之语。后遂用为咏..
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汉时弘农(汉置郡名,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)杨宝(杨敞曾孙,隐居教授,不受王莽征召。光武帝刘秀赞赏他的节行,建武中复征之,不至,后卒),年九岁,至华阴山北,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,坠于树下,为蝼蚁所困。宝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