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楚昭王谓司马子綦曰:‘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,子其为我延之以三旌(三旌,即三圭,谓诸侯五等之公、侯、伯,犹三公之位,以车服各有旌别得称。)之位。’屠羊说曰:‘夫三旌之位,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;万钟之禄,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。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施之名乎!说不敢当,愿复反(同返)吾屠羊之肆。
’遂不受也。”
屠羊说,名说,事屠羊之业,后以屠羊为复姓,故称。说随楚昭王逃吴难到国外,昭王返国后欲大加封赏,他辞而不受。后用为位卑义高返璞归真的典故。
唐·皇甫松《大隐赋》:“口无二价,居卖药之流;身抗三旌,入屠羊之肆。”《后汉书·苏竟传》:“屠羊救楚,非要爵禄。”
《全元散曲》刘时中[南吕·四块玉]《嘲乌衣巷》:“禄万钟,家千口,父子为官弟封侯。”
为您推荐
唐·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杨祭酒(杨敬之字茂孝,元和进士,累官国子祭酒,故称。国子监是封建王朝的中央教育机构,祭酒是国子监主官的官衔称呼)爱才公心,尝知江表之士项斯,赠诗曰:‘处处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平生不解藏人善..
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座中泣下谁最多·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
白居易写《琵琶行》时,正被贬为江州司马。他同情琵琶女的身世遭遇,并联想到自己的宦途不幸,因而“泣下最多”。
后以“司马青衫泪”为形容十分悲伤的典故..
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”南朝梁·刘孝标注引《司马徽别传》:“……有人以人物问徽者,初不辨其高下,每辄言佳。
其妇谏曰:‘人质所疑,君宜辨论,而一皆言佳,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·’徽曰:‘如君所言,亦..
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十八李献民《云斋广录》:“贤良司马槱(yǒu音有)梦一美人曰:‘君异日守官之所乃妾之居也,幸无相忘。’因歌《蝶恋花》一阙。既觉,唯记其半,词曰:‘妾本钱塘江上住,花落花开,不管流年度。燕子衔将春色去,纱窗..
《史记·冯唐列传》:“文帝曰:‘吾居代时,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,战于巨鹿下。今吾每饭,意未尝不在巨鹿也。’”
汉文帝听到尚食监高祛讲述赵将李齐在巨鹿作战的英雄事迹,每次吃饭时,都要想起此事此人。
后遂..
《晋书·阮裕传》:“成帝崩,裕赴山陵,事毕便还。……刘恢叹曰:‘我入东正当泊安石渚下耳,不敢复近思旷(注:阮裕字思旷)旁。”
晋人阮裕为人清高,颇受众人的敬仰。
故有德有才之士常衡量是否能与之匹配,而自愧与之依傍比并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