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玄(典故)
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后迁侍中,帝引在帷幄,讽议左右……阉竖恐终为其患,遂共谗之。衡常思图身之事,以为吉凶倚伏,幽微难明,乃作《思玄赋》,以宣寄情志。”

东汉张衡为侍中之职,当权宦官害怕衡居此职对他们不利,便对他进行谗毁。张衡有志难申,便借思玄远之道而排遣忧烦,遂成《思玄赋》。后用为咏排遣苦闷心情之典。

唐·张继《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》诗:“苍苍不可问,余亦赋思玄。”

为您推荐

司马昭之心(典故)

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曹髦传》:“五月己丑,高贵乡公卒,年二十。”后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见威权日去(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,一心想篡夺帝位)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散骑常侍王业,谓曰..

死便埋我(鹿车荷锸)(典故)

《晋书·刘伶传》:“(伶);常乘鹿车(古时一种制度很小的车子),携一壶酒,使人荷锸(音chā,铁锹)而随之,谓曰:‘死便埋我。’其遗形骸如此。” 刘伶字伯伦,性嗜酒,是晋代名士,为竹林七贤之一。刘伶愤世嫉俗,放情肆志,常以细宇宙齐..

死不旋踵(典故)

《战国策·中山》:“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,将帅为父母,不约而亲,不谋而信,一心同功,死不旋踵。”旋踵:旋转足后跟,表示后退。形容不避艰难,毅然前行,纵使冒死也不畏惧,不后退。 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·李膺传》:“今臣到官已积一旬,私..

死生以之(典故)

飔段(典故)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音辞》:“梁世有一侯,尝对元帝饮谑,自陈‘痴钝’,乃成‘飔段’。元帝答之云:‘飔异凉风,段非干木。’” 飔,凉风。 干木,即段干木,为战国魏之贤士。梁朝时,有一个官僚曾与梁元帝饮酒戏谑,因口齿不清,..

死同穴(典故)

《诗经·王风·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谓予不信,有如皦日。”东汉·郑玄笺:“穴谓冢圹中也。” 《大车》写女子被迫与丈失离异,她对丈夫发誓说:活虽各居一室,死就定要同埋一穴。 倘若说我的话不可靠,有这白日可以为..

死生有命,富贵由天(典故)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司马牛忧曰:‘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。’子夏曰:‘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 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,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·’” 司马牛忧愁自己没有兄弟,孔子的学生子夏劝慰他说,只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