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侯珠(灵蛇珠、明月珠、蛇珠)(典故)

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譬若隋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
东汉·高诱注:“隋侯,汉东之国,姬姓诸侯也。隋侯见大蛇伤断,以药敷之。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,因曰隋侯之珠,盖明月珠也。”

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……隋侯出行,见大蛇,被伤中断,疑其灵异,使人以药封之。蛇乃能走。因号其处‘断蛇丘’。岁馀,蛇衔明珠以报之。珠盈径寸,纯白,而夜有光明,如月之照,可以烛室。

故谓之‘隋侯珠’,亦曰‘灵蛇珠’,又曰:‘明月珠’。”

“隋侯珠”与“和氏璧”同为古代传说中的宝物,后因以“握灵蛇珠”比喻人有非凡的才能,或比喻掌握了很高的写作技巧。梁·萧统编《文选》中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唐·刘禹锡《送周鲁儒赴举诗》:“自握蛇珠辞白屋,欲凭鸡卜谒金门。”又《奉和吏部杨尚书、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》:“有声真汉相,无颣(音lèl,本指丝上的疙瘩,引申指缺点,毛病)胜隋珠。”

为您推荐

随何辩(典故)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黥布列传》:“汉王曰:‘孰能为我使淮南,令之发兵倍楚,留项王于齐数月,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。’随何曰:‘臣请使之。’……王(指九江王英布)见之。 随何曰:‘……故楚不如汉,其势易见也。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..

随陆无武(典故)

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刘元海,新兴匈奴人,冒顿之后也。……幼好学,师事上党崔游,习《毛诗》、《京氏易》、《马氏尚书》,尤好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孙吴兵法》,略皆诵之,《史》、《汉》、诸子,无不综览。尝谓同门生朱纪、范隆曰..

岁不我与(时不我与、时不我待)(典故)

《论语·阳货》载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”。 春秋时,阳货掌握了鲁国实权。一日阳货在路上遇见孔子,向孔子提出两个问题:“有才能的人不做官,听任国家迷乱而不治,这能称之为‘仁’吗·”“愿意参与国家大事但又屡次错过时机,这..

随计吏(典故)

岁寒操(岁寒松柏)(典故)
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。’” 孔夫子盛赞松柏,说必须到严冬酷寒之时,才能知道它不因寒冷而凋谢的坚贞品格。后用为咏品格坚贞之典。 唐·李咸用《古意论交》诗:“多为势利朋,少有岁寒操。”此..

岁寒三友(典故)

宋·林景熙《霁山集》卷四《五云梅舍记》:“即其居累土为山,种梅百本,与乔松、修篁为岁寒友。” 松、竹凌寒,岁晏不凋;梅花傲骨,斗雪开放:故世称松、竹、梅为岁寒三友。又常用以比喻浊世之中,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。 元·白..

岁星方朔(典故)

旧题汉·郭宪《东方朔传》:“朔未死时,谓同舍郎曰:‘天下人无能知朔,知朔者唯太王公耳。’朔卒后,武帝得此语,即召太王公问之,曰:‘尔知东方朔呼·’公对曰:‘不知。’‘公何所能·’曰:‘颇善星历。’帝问诸星皆俱在否,曰:‘诸星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