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之夭夭(典故)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“桃之夭夭”,形容桃花繁茂鲜艳盛开的样子。“桃”与“逃”谐音,故世人以“逃之夭夭”作诙谐语,意谓逃走得无影无踪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么一来,正中了他的下怀,等各人走过之后,他才不慌不忙的收拾了许多金珠物件,和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,逃之夭夭的到天津去了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则天后久视元年》:“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、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、太州刺史敬晖数十人,率为名臣。或谓人杰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’仁杰曰:‘荐贤为国,非为私也。’” 唐·狄仁杰在武后朝任宰..
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王脩龄(名胡之)尝在东山甚贫乏。陶胡奴(陶范)为乌程令,送一船米遗之,却不肯取。直答语:‘王脩龄若饥,自当就谢仁祖索食,不须陶胡奴米。’” 晋王胡之住在东山,家境很贫穷。一次,陶范送来一船米,王胡之..
晋·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,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。” 晋陶潜字渊明,以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辞去彭泽县令。后刘裕建宋,渊明耻不复仕,隐居故里,号为“五柳先生”。后因用为咏隐逸之士的典..
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陶早孤贫,为县吏。……侃每饮酒有定限,常欢有余而限已竭,(殷)浩等劝更少进,侃悽怀良久曰:‘年少曾有酒失,亡亲见约,故不敢逾。’” 晋人陶侃,年轻时曾因饮酒过量而失事,他的母亲告诫并限定他每次饮酒的数..
晋·陶潜《陶渊明集》卷四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其:“泛览周王传,流观山海图”。 晋朝诗人陶潜在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其一中有“泛览周王传,流观山海图”之句。我国古籍《山海经》一书中,有许多地方是描绘山、海、动植物的,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