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袂而起(典故)

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窒皇,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



投袂(mèi):投,挥动;袂,袖子。“投袂而起”,意谓振衣袖而起。

形容决心奋起逐敌,义无反顾。

章炳麟《代拟大元帅就职宣言》:“犹谓人心思顺,必有投袂而起者。”

为您推荐

投蜺(典故)

《后汉书》卷五四《杨震传》附杨赐:“……今复投蜺,可谓孰矣。案《春秋谶》曰:‘天投蜺,天下怨,海内乱。’”蜺,音ní。 古时相传,虹有雌雄之分,雄者为虹,色鲜红;雌者为蜺,色暗。 并以为天空出现蜺是不祥之兆,主天下生怨海内大..

投弩(典故)

《艺文类聚》卷六〇引《华阳国志》“邓芝(蜀汉新野人,为大将军,性刚简廉洁,善恤士卒)征涪陵,见玄猨抱子在树上,引弩射之,中猨母。其子为拔箭,以木叶塞创。芝乃叹曰:‘吾违物之性,其将死矣!’投弩水中。 ”此事又见《晋书·五..

投签警睡(典故)

《陈书·世祖纪》:“每鸡人伺漏,传更签于殿中,乃敕送者,必投签于阶石之上,令锵然有声,云:‘吾虽眠,亦令惊觉也。’” 南朝陈文帝,姓陈名蒨,庙号世祖,因艰难创业,知民疾苦,性明察简约。他作了皇帝,仍勤于政务,一夜内刺闺(官名)取外..

投书浮沉(浮沉投书、洪乔)(典故)

投斧(典故)

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一一引《庐江七贤传》:“文党,字仲翁。未学之时,与人俱入山取木,谓侣人曰:‘吾欲远学,先试投我斧高木上,斧当挂。’仰而投之,斧果上挂,因之长安受经。 ”又见《北堂书钞·投斧受经注》。 文党为人,勤奋好学,..

投桃报李(典故)
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 人家给我以桃,我报人家以李。后来用“投桃报李”为互相赠答的典故。亦作“投桃之报”。 明·高濂《玉簪记》第三十出:“只指望报李投桃,那顾他礼佛看经。”《镜花缘》第三..

头上安头(典故)

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十六《元安禅师》:“十二月一日告众曰:‘吾非明即后也,今有一事问汝等,若道遮箇是,即头上安头;若道遮箇不是,即斩头求活。’” 元安禅师用‘头上安头’来比喻事之重复因袭。后因用作咏繁琐重复之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