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凤(典故)

旧题汉·刘歆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雄(西汉辞赋家扬雄)着《太玄经》,梦吐凤凰(《佩文韵府》卷六〇“白凤”下引《西京杂记》作“梦吐白凤”),集《玄》之上,顷而灭。



后因以“吐凤”“吐凤才”用为称誉人文章高妙或富有才华的典故。

唐·白居易《赋》赋:“掩黄绢之丽藻,吐白凤之奇姿。”李商隐《喜舍弟羲叟乃第上礼部魏公》诗:“朝满迁莺侣,门多吐凤才。”

为您推荐

吐车茵(丙驭吐茵、污车茵)(典故)

汉·班固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(丙吉)于官属掾史,务掩过扬善。吉驭吏(驾车人)耆(嗜)酒,数逋荡(游荡失职),尝从吉出,醉欧(吐)丞相车上。西曹主吏白欲斥(弃逐)之,吉曰:‘以醉饱之失去土,使此人将复何所容·西曹地(但)忍之,此不过汙..

兔蟾(典故)

《楚辞》战国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·厥利维何,而顾菟在腹。”东汉·王逸注:“言月中有菟,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·菟,一作兔。”《五经通义》:“月中有兔与蟾蜍何·月,阴也;蟾蜍,阳也,而与兔并明,阴系阳也。”..

兔刻毛(典故)

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又起菟(同兔)苑于河南城西,经亘数十里,发属县卒徒,缮修楼观,数年乃成。移檄所在,调发生菟,刻其毛以为识,人有犯者,罪至刑死。尝有西域贾胡,不知禁忌,误杀一菟,转相告言,坐死者十余人。” 后汉·梁冀修建兔..

兔角龟毛(典故)

兔丝燕麦(典故)

《魏书·李崇传》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授之实,何异兔丝燕麦,南箕北斗哉!”《资治通鉴·梁纪·天监十五年》“兔丝燕麦”胡三省注:“言兔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,燕麦有麦之名而不可以食。 古歌曰:‘田中兔丝,如何可络!..

兔死狗烹(典故)

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遂去,自齐遗大夫钟书曰:“蜚(注:同“飞”)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子何不去·” 范蠡劝文钟离开越王勾践,用狡兔死而猎狗被烹食的比喻来说服。..

团扇草书(典故)

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、会稽内史,“尝在蕺山见一老姥,持六角竹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。姥初有愠色。 因谓姥曰:‘但言是王右军书,以求百钱邪。’姥如其言,人竞买之。 ”又,《白氏六帖》卷九:“王右军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