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王霸传》:“王霸字儒仲,太原广武人也。少有清节。及王莽篡位,弃冠带,绝交宦。建武中,征到尚书,拜称名,不称臣。
有司问其故,霸曰:‘天子有所不臣,诸侯有所不友。
’……以病归。隐居守志,茅屋蓬户。
连征不至,以寿终。”
汉人王霸,太原广武人,字儒仲,少有清节。
王莽篡位,他隐居守志,拒绝征聘。后用为咏守志归隐的典故。
唐·李颀《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》:“韩康虽复在人间,王霸终思隐岩窦。”此用事以喻高适志在归隐。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王霸传》:“王霸字儒仲,太原广武人也。少有清节。及王莽篡位,弃冠带,绝交宦。建武中,征到尚书,拜称名,不称臣。 有司问其故,霸曰:‘天子有所不臣,诸侯有所不友。 ’……以病归。隐居守志,茅屋蓬户。 连征不..
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公为与其嬖僮汪锜乘,皆死皆殡,……” 春秋时鲁哀公在抗击齐国的战斗中,和一个叫汪锜的儿童同坐一辆战车,不幸共同牺牲。 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了这位为国捐驱的少年。后因以为儿童救国的典故。 ..
《文选》卷二十三王仲宣(粲)《七哀诗二首》其一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……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。路有饥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顾闻号泣声,挥涕独不还。 ……南登霸陵岸,回首望长安。 悟彼下泉人,喟然伤心肝。” 东汉..
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:“献帝西迁,粲徙长安,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……年十七,司徒辟,诏除黄门侍郎,以西京扰乱,皆不就。乃之荆州依刘表。”《文选》卷二十三王仲宣(粲)《七哀诗二首》其一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复弃中..
《晋书·王沈传》(按:沈同沉):“王沈字处道,太原晋阳人也。……寻迁尚书,出监豫州诸军事、奋武将军、豫州刺史。至镇,乃下教曰:‘自古贤圣,乐闻诽谤之言,听舆人之论,刍荛有可录之事,负薪有廊庙之语故也。自至镇日,未闻逆耳之言,岂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