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一五引晋·司马彪《续汉书》:“姜肱字伯淮。兄弟三人皆以孝行着。肱年长,与二弟仲海、季江同被卧,甚相亲友。
及长,各娶妻,兄弟相恋,不能相离,以继嗣当立,乃更往就室。
”事又见《后汉书·姜肱传》、谢承《后汉书》。
东汉时,姜肱与其弟仲海、季江情甚笃好,以孝悌着称于当世。后用为咏兄弟情笃之典。
《周书·王褒传》:“三姜离析,二仲不归。”二仲,指汉·羊仲与裘仲。
-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!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曰:‘公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愧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..
《周易·晋卦》:“康侯因锡马藩庶,昼日三接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。” “三接”指旧时皇帝对所亲近的宠臣,一日之间接见三次之多。后因用为大臣受到宠遇之典。 ..
宋·缺名《百宝总珍集》卷十《解卖》:“物不中谓之三脚猫。”元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水仙子》:“张明善作北乐府《水仙子》讥时云:‘……说英雄,谁是英雄·五眼鸡,岐山鸣凤;两头蛇,南阳卧龙;三脚猫,渭水非(飞)熊。’” 张明善..
《佩文韵府》卷八十九“三鉴”下引《荀子》:“君子有三鉴:世、人、镜鉴。 前惟顺,人惟贤,镜惟明。夏商之衰,不鉴于禹、汤也;周、秦之弊,不鉴于民下也;侧弁垢颜,不鉴于明镜也。” 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三六汉·荀悦《申鉴》曰:“..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……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 三绝,指多次断绝。孔子晚年反复研读《周易》,以致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绝。 后来便以此来形容读书的刻苦与勤奋。 晋·葛洪《抱朴子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