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荆(典故)

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九引周景式《孝子传》曰:“古有兄弟,忽欲分异,出门见三荆同株,接叶连荫。叹曰:‘木犹欣聚,况我而殊哉!’还为雍和。”

三荆,本指一株荆树上分为三枝,诗歌常用以比喻同胞兄弟。

《文选》卷二十八陆士衡(机)《乐府》十七首《豫章行》:“三荆欢同株,四鸟悲异林。”上句咏欢聚,下句叹别离。

为您推荐

三绝(典故)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……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 三绝,指多次断绝。孔子晚年反复研读《周易》,以致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绝。 后来便以此来形容读书的刻苦与勤奋。 晋·葛洪《抱朴子..

三乐(典故)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作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” “三乐”是指三种值得欢乐高兴的事。孟轲..

三里雾(典故)

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〔楷〕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,自以不如楷,从学之,楷避不肯见。” 三里雾,亦即浓雾,令人迷而不见的氛围环境,后用以借指道术。 唐·李商隐《圣女祠》诗:“无质易迷三里雾,不寒..

三令五申(典故)

三径(蒋生径、蒋诩径)(典故)

汉·赵岐《三辅决录·逃名》:“蒋诩字元卿,舍中竹下开三径,唯求仲、羊仲从之游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一〇逸民部十引嵇康《高士传》:“蒋诩字元卿,杜陵人,为兖州刺史。王莽为宰衡,诩奏事到灞上,称病不进,归杜陵。 荆棘塞门,..

三马食一槽(三马同槽)(典故)

《晋书·宣帝纪》:魏武帝曹操“尝梦三马同食一槽,甚恶焉,因谓太子丕曰:‘司马懿非人臣也,必预汝家事。’” 三马食一槽,又称三马同槽,指三国魏时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。这里的“三马”,影射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..

“三明”将(典故)

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段颎字纪明,武威姑臧人也。……颎少便习弓马,尚进侠,轻财贿,长乃折节好古学。……数岁,转颍川太守,徵拜太中大夫。光和二年,复代乔玄为太尉。……初,颎与皇甫威明、张然明,并知名显达,京师称为‘凉州三明’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