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仁去国(典故)
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‘殷有三仁焉。’”

孔子认为殷朝有三位仁人,即微之、箕子、比干。但都为忠君爱国而出走、为奴、被处死。

后以“三仁去国”为忠臣受害国家将亡之典。

《文选》卷五十九沈休文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。是开金运,祚始玉筐·三仁去国,五曜入房。”

为您推荐

三十六将军(典故)

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七国反书闻天子,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,往击吴楚。” 西汉景帝时,吴、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。景帝派周亚夫率三十六个将军戡乱,三个月大获全胜。后因用为咏将军戡乱之典。 唐·..

三时孝养(典故)
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文王之为世子,朝于王季日三。鸡初鸣而衣服,至于寝门外,问内竖之御者曰:‘今日安否何如·’内竖曰:‘安。’文王乃喜。 及日中又至,亦如之。及莫(暮)又至,亦如之。 ” 据说周文王(姬昌)为人极为恭孝,..

三豕涉河(典故)

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子夏(卜商字子夏,春秋时人,他是孔子的弟子)之晋,过卫。有读史记(当时的史书)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 ’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 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。 ”..

三世将(典故)

兰神山(典故)
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徐市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自威、宣、燕昭,使人入海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。此三神山者,其傅在渤海中,去人不远;患且至,则船引风而去。盖尝有至..
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)(典故)

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〔东昏侯〕谓敬则至,急装欲走。有告敬则者,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汝父子唯应急走耳’。”据载,南北朝时,齐王敬则起兵叛变朝廷,此时齐明帝正重病缠身。 东昏侯使人上屋顶眺望。人们见事不..

三寿(典故)

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三寿作朋,如冈如陵。”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三老冻馁。”晋·杜预注:“三老,谓上寿、中寿、下寿,皆八十已上,不见养遇。” “三寿”为古人所指高寿的三个等级之合称,上寿百二十岁,中寿百岁,下寿八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