晒书(典故)

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,人问其故,答曰:‘我晒书。’”

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引《世说新语》:“郝隆,七月七日,见邻人皆曝晒衣物,隆乃仰卧出腹,云‘晒书’。”

郝隆字仕治,为桓温南蛮参军,善于应对。他认为自己饱读诗书,腹中富有学识,故而作此诙谐之语。

后因以“晒书”为饱读诗书,腹中有学问的典故。

宋·杨万里《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》诗之一:“莫羞空腹无丁字,且免秋阳晒杀人!”这里是反用并暗用“晒书”的典故。

为您推荐

山公访嵇绍(典故)

《晋书·嵇绍传》:“嵇绍字延祖,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。十岁而孤,事母孝谨。以父得罪,靖居私门。山涛领选,启武帝曰:‘《康诰》有言:“父子罪不相及。”嵇绍贤侔郤缺,宜加旌命,请为秘书郎。 ’……及发诏征之,起家为秘书丞。”..

山公启事(典故)

唐·房玄龄等撰《晋书·山涛传》(卷四三):“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。每一官缺,辄启拟数人,诏旨有所向,然后显奏,随帝意所欲为先。故帝之所用,或非举首。众情不察,以涛轻重任意。 或谮之于帝,故帝手诏戒涛曰:‘夫用人唯才,不遗疏远..

山公醉(典故)

《晋书·山涛传》附《山简传》:“(山简字季伦。永嘉三年为征南将军,镇襄阳)简优游卒岁,唯酒是耽。诸习氏,荆土豪族,有佳园池,简每出嬉游,多之池上,置酒辄醉,名之曰高阳池。时有童儿歌曰:‘山公出何许,往至高阳池。 日夕倒载归,酩..

沙堤(典故)

杀彘教子(典故)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(汝)还,顾反(返)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(适,往;适市来,往市归来),曾子欲捕彘杀之,妻止之曰:‘特与婴儿戏耳。’曾子曰:‘婴儿非与戏也。婴儿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学者也..

山林嘲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齐·孔德璋(稚珪)《北山移文》:“于是南岳献嘲,北陇腾笑;列壑争讥,攒峰竦诮。” 南北朝时,齐·周颙自我标榜为清高隐逸之士,实则借隐沽名,以为追求仕宦的捷径。孔稚珪深以为耻,故作《北山移文》对他加..

山鸡舞镜(典故)

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山鸡爱其毛羽,映水则舞。魏武(曹操)时,南方献之,帝欲其鸣舞而无由。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,鸡鉴(照)形而舞不知止。 遂乏死。 韦仲将为之赋其事(“其事”,一本作“甚美”)。” 后因以“山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