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甫(典故)

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保兹天子,生仲山甫。”汉·毛氏传:“仲山甫,樊侯也。”汉·郑玄笺:“天安爱此天子宣王,故生樊侯仲山甫,使佐之。”

山甫,指仲山甫,他是鲁献公的次子,曾辅佐周宣王中兴,官职为卿士,封樊侯。后因用为赞美辅政大臣之典。

唐·张九龄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方朔》:“山甫归应疾,留侯功复成。”此用仲山甫以比张说。

为您推荐

山公启事(典故)

唐·房玄龄等撰《晋书·山涛传》(卷四三):“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。每一官缺,辄启拟数人,诏旨有所向,然后显奏,随帝意所欲为先。故帝之所用,或非举首。众情不察,以涛轻重任意。 或谮之于帝,故帝手诏戒涛曰:‘夫用人唯才,不遗疏远..

山公醉(典故)

《晋书·山涛传》附《山简传》:“(山简字季伦。永嘉三年为征南将军,镇襄阳)简优游卒岁,唯酒是耽。诸习氏,荆土豪族,有佳园池,简每出嬉游,多之池上,置酒辄醉,名之曰高阳池。时有童儿歌曰:‘山公出何许,往至高阳池。 日夕倒载归,酩..

沙堤(典故)

唐·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凡拜相,礼绝班行,府县载沙填路,自私第至子城东街,名曰沙堤。”唐·白居易《官牛》诗:“一石沙,几斤重,朝载暮载将何用·载向五门官道西,绿槐阴下铺沙堤。昨来新拜右丞相,恐怕泥涂污马蹄。”即咏此事..

杀彘教子(典故)

山林嘲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齐·孔德璋(稚珪)《北山移文》:“于是南岳献嘲,北陇腾笑;列壑争讥,攒峰竦诮。” 南北朝时,齐·周颙自我标榜为清高隐逸之士,实则借隐沽名,以为追求仕宦的捷径。孔稚珪深以为耻,故作《北山移文》对他加..

山鸡舞镜(典故)

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山鸡爱其毛羽,映水则舞。魏武(曹操)时,南方献之,帝欲其鸣舞而无由。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,鸡鉴(照)形而舞不知止。 遂乏死。 韦仲将为之赋其事(“其事”,一本作“甚美”)。” 后因以“山..

山神请(典故)

南朝梁·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六《晋庐山释昙邕》:昙邕弟子昙果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,果曰:‘家师在此,可往咨受。’后少时,邕见一人着单衣帢,风姿端雅,从者二十许人,请受五戒。邕以果先梦,知是山神,乃为说法授戒。 ” 五戒,释教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