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部从事(典故)

《三国志·魏书·刘馥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晋阳秋》:“刘弘字叔和,熙之弟也。……世不旷名,而有政事才。……其在江、汉,值王室多难,得专命一方,尽其器能。推诚群下,厉以公义,简形狱,务农桑。每有兴废,手书郡国,丁宁款密,故莫不感悦,颠倒奔赴,咸曰‘得刘公一纸书,贤于十部从事(从事,辅助随从办事的官员)’。”

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都督荆州……每有兴废,手书守相,丁宁款密,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,咸曰:‘得刘公一纸书,贤于十部从事!’”

晋朝制度规定,凡州所管属中郡以上,各设部从事一人,负责巡察郡国,督促文书的报送请示,检举各种违法行为。刺史对于各郡的指示,也往往通过从事去传达。刘弘在西晋末年任荆州刺史时,荆州管辖十个郡治,因为他的书札处事有方,“丁宁款密”,故说贤于十部从事。

“十部从事”本指辅助官吏之多,后以这个典故,常喻赞官吏的文治很有能为。

唐·皮日休《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》诗:“空惭季布千金诺,但负刘弘一纸书。”

为您推荐

十驾(典故)

《苟子·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唐·杨惊注:“言驽马十度引车。”又《修身篇》:“夫骥一日而千里,驽马十驾,则亦及之矣。” 所谓“十驾”是指马驾车子正常行十天的路程。这里以“驽马十驾,功在不..

十里珠帘(典故)

旧题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昭阳殿织珠为帘,风至则鸣,如珩珮之声。”晋代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九:“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,高四十丈,结珠为帘,垂五色玉珮,风至铿锵,和鸣清雅。”唐代杜牧《赠别》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荳蔻梢头二月初..

十吏书函(典故)

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》:“陈遵字孟公,杜陵(秦代设为杜县,汉宣帝在此筑陵墓,改名为杜陵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人也。……王莽素奇遵材,在位多称誉者,由是起为河南太守。既至官,当遣从史西,召善书吏十人于前,治私书谢京师故人。遵..

十步芳草(典故)

十六族(八元八恺)(典故)
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,世得其利,谓之‘八恺’。高辛氏有才子八人,世谓之‘八元’。此十六族者,世济其美,不陨其名。……舜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。举八元,使布五教于四方,父义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,内..

十世宥(典故)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于是祁奚老矣,闻之,乘驲(音rì,驿马)而见宣子,曰:‘……夫谋而鲜过,惠训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。犹将十世宥之,以劝能者。今壹不免其身,以弃社稷,不亦惑乎·’” 春秋时,晋侯要治叔向罪。 祁奚去..

十羊九牧(典故)

《隋书·杨尚希传》:“窃见当今郡县,倍多于古。或地无百里,数县并置,或户不满千,二郡分领。……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十羊九牧,原意是指十只羊就有九个牧人放牧。后用以比喻民少官多,赋敛苛繁;或喻号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