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髓食(典故)

旧题汉·刘向《列仙传·邛疏》:“邛疏者,周封史也。能行气炼形,煮石髓而服之,谓之‘石钟乳’。”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王烈》:“王烈者,字长休,邯郸人也,……叔夜甚敬爱之,数数就学。……烈独之太行山中,忽闻山东崩,地殷殷如雷声。烈不知何等,往视之,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,两畔皆是青石,石中有一穴,口阔尺许,中有青泥流出如髓。

烈取泥试丸之,须臾成石,如投热蜡之状,随手坚凝,气如粳米饭,嚼之亦然。烈合数丸如桃大,用携少许归。

乃与叔夜曰:‘吾得异物。’叔夜甚喜,取而视之,已成青石,击之弹如铜声。叔夜即与烈往视之,断山已复如故。……按:《神仙经》云:‘神山五百年辄开,其中石髓出,得而服之,寿与天相毕。’”

石髓,即石钟乳,可入药。古代道家认为,人服食石髓可以长生不死。

后用为咏服食成仙之典。

唐·王勃《观内怀仙》:“琼浆犹类乳,石髓尚如泥。”唐·刘禹锡《桃源行》诗:“筵盖石髓劝客食,灯松脂留客宿。”(《刘梦得集》卷八)

为您推荐

石犀镇水(犀厌怪)(典故)
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,冰能知天文地理……冰乃壅江作堋,穿郫江、检江,别支流双过郡下,以行舟船……又灌溉三郡,开稻田。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……外作石犀五头,以厌水精,穿石犀溪于江南,命曰犀..

识齐鼎(典故)

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(李)少君见上,上有故铜器,问少君。少君曰:‘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。’已而案其刻,果齐桓公器。 一宫尽骇,以少君为神,数百岁人也。” 西汉时,武帝拿出珍藏的古代铜器请方术之士李少君辨识。少君能..

时雨春风(春风化雨)(典故)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之所以教者五,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 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” 《二程全书·外书十二》:“朱公掞来见明道(程颢)于汝。归,谓人曰:‘光庭(朱公掞)在春风中..

识荆(典故)

拾尘(典故)

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孔子穷乎陈蔡之间,藜羹不斟(无藜做的羹汤可斟),七日不尝粒(无米可食)。昼寝,颜回(孔子的学生)索米,得而爨之,几熟,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。选间(须臾)食熟,谒孔子而进食,孔子佯为不见之。孔子起曰:‘..

识时务者为俊杰(典故)

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·识时务者为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”据史载,三国时,刘备向司马德操讨教世事。德操认为能认清世事的是那些杰出人物,并非儒生俗士之辈。 时..

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(典故)

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厌:通餍,满足;脍:切细的鱼或肉。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意谓粮食舂得越精白越好,鱼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讲究饮食,主张食品精细,讲究烹饪技巧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由中国女人的脚,推定中国人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