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株待兔(典故)

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宋人有耕者,田中有株(露出地面的树根)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,因释其末(古代用来耕田翻土的工具)而守株,冀(希望)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今欲以先王之政,治当世之民,皆守株之类也。”

韩非举宋人“守株待兔”的故事为例,目的在于讽刺批判儒家崇古“法先王”的主张。后因以比喻不知变通,死守狭隘经验,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取得成功的愚蠢行为。

所谓“株守”一语,也正是出自这个故事,其义也是比喻安守故常,不知进取。

汉·王充《论衡·宣汉》:“太平瑞应,何故当钧·以已至之瑞,效方来之应,犹守株待兔之蹊,藏身破置(音jū,古代捕兽的网)之路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余大先生道:‘愚兄老拙株守。’”

为您推荐

授手援溺(典故)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;嫂溺,援之以手。”溺:落水、淹没。授手:伸出手。意谓如果是天下百姓遭受苦难,要用道(即儒家极力推行的仁政)方能拯救;如果是嫂子溺于水中,那么,应伸出手去救护她,就可使她脱险了。 后来便以..

授简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十三南朝宋·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梁王不悦,游于兔园,乃置旨酒,命宾友,召邹生,延枚叟。相如未至,居客之右。俄而微霰零,密雪下。王乃歌《北风》于卫诗,咏《南山》于周雅,授简于司马大夫,曰:‘抽子秘思,骋子妍辞,侔色揣称,为寡..

授钺(典故)

旧题汉·孔鲋《孔丛子·问军礼》:“天子当阶南面,命授之节钺,大将受,天子乃东向西面而揖之,示弗御也。”《三国志》卷九《魏书·曹真传》:“以真为上军大将军,都督中外诸军事,假节钺。” 汉朝的制度,天子拜大将军,给以都率中..

授衣(典故)

瘦损何郎(典故)

北朝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篇》:“何逊诗实为精巧,多形似之言,扬都论者,恨其每病苦辛,饶贫寒气。”宋·姜夔词《暗香》:“旧时月色,算几番照我,梅边吹笛·唤起玉人,不管清寒与攀摘。何逊而今渐老,都忘却春风词笔。但怪得竹外..

瘦羊博士(典故)

《后汉书·甄宇传》:“(甄宇)征拜博士。”李贤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建武中,每腊,诏书赐博士一羊。羊有大小肥瘦,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,又欲投钩(注:拈阄),宇复耻之。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,由是不复有争讼。 后召会,问‘瘦洋博士..

授环(典故)

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传:“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(注:御于君所,指侍奉陪伴君王)。女史书其日月,授之以环以进退之。生子月辰,则以金环退之。当御者以银环进之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三五引《五经要义》曰:“古者后夫人必有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