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(浩,因为中军将军,故称)被废(姚襄反,浩遣将击姚,军败,被废为庶人),在信安终日恒书空(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)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(追随)之,窃视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此事又见《晋书·殷浩传》。
殷浩书空“咄咄怪事”,表现了他对军败的怅惘不解,和对废黜的愤懑不平。后以“书空”、形容人疑虑交并萦怀不解的精神状态。
“咄咄怪事”常用指出乎意外、使人惊异的事情。
唐·杜甫《对雪》诗:“数州消息断,愁坐正书空。”(见《杜工部草堂诗笺》九)又《清明二首》之二:“寂寂系舟双下泪,悠悠伏枕左书空。”宋·辛弃疾《鹧鸪天·鹅湖归,病起作》词:“书咄咄,且休休,一丘一壑也风流。”元·张翥《蜕菴集·加餐一首呈若海澄一》诗:“书空咄咄缘何事·来日悠悠亦大难。”
为您推荐
[结构] 偏正式。
[释义] 使人惊讶的怪事。咄咄:叹词,表示惊讶。
[出处]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被废,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[功能、例句] 作宾语..
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桓南郡(即桓玄,因为南郡公,故称)与殷荆州(即殷仲堪,晋孝武帝时曾授都督荆、益、宁三州军事,故称)语次,因共作了语。顾恺之(晋时着名画家)曰:‘火烧平原无遗燎。’桓曰:‘白布缠棺竖旒旐(音liú zhào,出..
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(浩,因为中军将军,故称)被废(姚襄反,浩遣将击姚,军败,被废为庶人),在信安终日恒书空(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)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(追随)之,窃视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此事又见《晋书·殷浩..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张(春秋卫人琴牢)问‘行’(行,指通达能行的道理),子曰:‘言忠信(说话要忠诚信实),行笃敬(做事要忠厚谨慎),虽蛮貊(蛮,南蛮,貊,音mò,北狄,都指不开化地方的民众,古时大汉族主义盛行,这是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的..
《南史·羊欣传》:“欣少静默,无竞于人,美言笑,善容止。泛览经籍,尤长隶书。父不疑为乌程令,欣年十二,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,甚知爱之。欣尝夏月着新绢裙昼寝,献之入县见之,书裙数幅而去。欣书本工,因此弥善。
”此事又见《宋书·..
晋·皇甫谧《玄晏春秋》:“余学或兼夜不寐,或临食忘餐,或不觉日夕,方之好色,号余曰书淫。”(见《北堂书钞》卷九十七)此事又见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。
又《梁书·刘峻传》:“峻好学,家贫,寄人庑下,自课读书,常燎麻炬,从夕达旦。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