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黍离”之叹(典故)

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第一章:“彼黍离离(离离,整齐的样子;或释为繁盛的样子)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(音mǐmǐ,行步迟缓的样子)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悠悠苍天!此何人哉(此,指这种景况。

这句是说这种景况是谁造成的啊·余冠英先生在《诗经选译》中把这句译作“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·”)·”

东周时的一个士人,偶然来到西周的旧都镐京,看到周王朝宗庙宫室的遗址上,长满了黍稷禾苗,于是引起了对西周盛况的追缅,和对目前兴替荒废的慨叹。

(余先生说诗的主题是“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”读者可参考。)

后人把“黍离之叹”当成一个典故,常用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凭吊。

三国魏·曹植《情诗》:“游者叹‘黍离’,处者歌‘式微’。”

唐·罗虬《比红儿诗》:“陌上行人唱‘黍离’,三千门客欲何之·若教粗及红儿貌,争肯楼前斩爱姬。”

宋·张元干《贺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词:“梦绕神州路,怅秋风、连营画角,故宫《离黍》。”

为您推荐

疏傅知机(典故)

《汉书·疏广传》:疏广与其侄疏受,西汉宣帝时兰陵人,广官至太子太傅,受官至太子少傅。 广告受曰:“宦成名立,如此不去,惧有后悔。”两人都称病辞官,返回家乡。 疏广和疏受叔侄二人,深谙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因素和迹兆,因此急..

蜀女化蚕(马头娘)(典故)

《搜神记》卷十四“女化蚕”:“旧说,太古之时,有大人远征,家无余人,唯有一女。 牡马一匹,女亲养之。穷居幽处,思念其父,乃戏马曰:‘尔能为我迎得父还,吾将嫁汝。’马既承此言,乃绝缰而去,径至父所。父见马惊喜,因取而乘之。马望所..

署纸尾(典故)

《南史·蔡廓列传》:“蔡廓字子度,济阳考城人。征为吏部尚书。廓因北地傅隆问亮(中书令傅亮):‘选事若悉以见付,不论;不然,不能拜也。’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,羡之曰:‘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,吾徒不复厝怀,自此以上,故宜共参同异。’..

蜀山蛇(典故)

蜀王镜(典故)
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,美而艳,盖山精也。蜀王纳为妃……无几,物故。蜀王哀念之,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,盖地数亩,高七丈,上有石镜,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。” 传说蜀王妃子是山精所化,她故世..

鼠肝虫臂(典故)
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俄而子来有病,……子犁往问之,……倚其户与之语曰:‘伟哉造化,又将奚以汝为·将奚以汝适·以汝为鼠肝乎·以汝为虫臂乎·’” 春秋时,子来生病快要死了,他的朋友子犂前来探望。 子犂倚着门对他说:“造..

鼠凭社贵(典故)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桓公问管仲:‘治国最奚患·’对曰:‘最患社鼠矣。’公曰:‘何患社鼠哉·’对曰:‘君亦见夫为社(注:古代祭土地神的坛,用木头树起来,涂上泥土,作为土地神的象征。)者乎·树木而涂之,鼠穿其间,掘穴托其中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