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之高阁(置之高阁)(典故)

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京兆杜乂,陈郡殷浩,并才名冠世,而翼弗之重也,每语人曰:‘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高阁:指储藏器物的高架。后以“束之高阁”表示某一思想主张或某一器物长期被弃置不用。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,只是把它空谈一阵,束之高阁,并不实行,那么,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。”

为您推荐

束之高阁(置之高阁)(典故)

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京兆杜乂,陈郡殷浩,并才名冠世,而翼弗之重也,每语人曰:‘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高阁:指储藏器物的高架。后以“束之高阁”表示某一思想主张或某一器物长期被弃置不用。毛泽东《实践论..

树倒猢狲散(典故)

宋·庞元英《谈薮》:“曹咏侍郎以秦桧之姻党而显,方盛时,乡里奔走承迎惟恐后,独其妻兄厉德新不然。咏衔怒,帅越时,德新为里正,咏风邑官胁治百端,冀其祈己,竟不屈。桧殂,咏贬新州。德新遣介致书于咏。启封,乃《树倒猢狲散》赋一篇..

树高千丈,落叶归根(叶落归根、落叶归根)(典故)

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十六回:“兀术道:‘古人有言:“树高千丈,落叶归根。”卿家若然思念家乡,某家差人送你回国。’”“树高千丈,落叶归根”,意谓树木虽高至千丈,飘落而下的枯叶还是要回归和树根在一起。 比喻事物终究有一定的归..

树塞门(典故)

树桃李(树蒺藜)(典故)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夫春树桃李,夏得荫其下,秋得食其实;春树蒺藜,夏不可采其叶,秋得其刺焉。” 汉·刘向《说苑》卷六《复思》:“阳虎得罪于卫,北见简子曰:‘自今以来,不复树人矣。’……简子曰:‘唯贤者为能报恩,不肖..

树西靡(松柏西靡、桑榆西靡)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四三刘孝标(峻)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:“冀东平之树,望咸阳而西靡。”唐李善注引《圣贤冢墓记》曰:“东平思王冢在东平·无盐人传云:思王归国京师,后葬,其冢上松柏西靡。” 《汉书·宣元六王传·东平王宇传》唐·..

“树杨”之喻(典故)

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田需贵于魏王,惠子(即惠施,战国时着名的思想家,宋国人,曾在梁为相,他是庄周的朋友。他的学说多舛驳,虽善辩,但言论多有偏见)曰:‘子必善左右。今夫杨,横树之则生,倒树之则生,折而树之又生;然使十人树杨,一人拔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