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管仲之器小哉!’或曰:‘管仲俭乎·’曰:‘管氏有三归,官事不摄,焉得俭·’‘然则管仲知礼乎·’曰:‘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。……’”
树,屏。塞门,蔽门。孔子说,管仲的器宇小极了!有人问,管仲节俭吗·孔子指出,管仲有三归台,那是藏钱币的府库,每事设一官,从不兼理,怎么算是节俭呢·那末,管仲懂得礼节吗·孔子又说,按照古礼,天子可设屏在路门外,诸侯可设屏门内,管仲作为卿大夫只能挂帘,而他也设屏,这怎能算是知礼呢!后以“树塞门”用为僭越之典。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卷一第一出《听稗》:“你每日倚着塞门椿子使唤俺,今以后叫你闻着俺的风声脑子疼。”这里用“塞门”来讽刺鲁三家(即鲁国仲孙、季孙、叔孙三家)的僭越。
为您推荐
《文选》卷四三刘孝标(峻)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:“冀东平之树,望咸阳而西靡。”唐李善注引《圣贤冢墓记》曰:“东平思王冢在东平·无盐人传云:思王归国京师,后葬,其冢上松柏西靡。”
《汉书·宣元六王传·东平王宇传》唐·..
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田需贵于魏王,惠子(即惠施,战国时着名的思想家,宋国人,曾在梁为相,他是庄周的朋友。他的学说多舛驳,虽善辩,但言论多有偏见)曰:‘子必善左右。今夫杨,横树之则生,倒树之则生,折而树之又生;然使十人树杨,一人拔..
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折条,泫然流泪。”
桓温北征,见到从前栽种的柳树已经成长,睹木思人,便油然产生了“老之将至”的迟暮之感,故而悲伤忧..
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卷六:“句章人吴平州门前,忽生一株青桐。树上有谣歌之声。平恶而斫杀。平随军北征,首尾三载,死桐欻自还,立于故根之上。又闻树巅空中歌曰:‘死桐今更青,吴平寻当归。
适闻杀此树,已复有光辉。’……如..
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夫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,往而不可追者年也,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。”
树想静下来,可是风一直吹个不停;儿子想赡养父母,但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,以致不能长期尽孝心。流逝的岁月一去不复返,故去的..
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“……南遣使国人助竖牛,以攻诸大库之庭,司宫射之,中目而死(此指仲壬,叔孙豹子)……昭子即位,朝其家众,曰:‘竖牛(叔孙豹私生子)祸叔孙氏,使乱大从,杀嫡立庶。又披其邑,将以赦罪。罪莫大焉·必速杀之。
’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