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孙子荆(孙楚)年少时,欲隐;语王武子(王济)‘当枕石漱流’,误曰‘漱石枕流’。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·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此事又见《晋书·孙楚传》、《太平御览》卷五十一引晋·王隐《晋书》。
孙楚说“漱石枕流”本来错了,王济一反问,他机警地作了诡辩。后习以为常,晋以后遂得沿用。
旧因以“漱石枕流”或“枕流漱石”“枕石漱流”指士大夫或出家人所过的隐居生活。《宋书·乐志》卷三魏武帝《秋胡行·晨上》:“名山历观,遨游北极。枕石漱流饮泉。”晋以后颠倒为“漱石枕流”。《佩文韵府》卷二十六上“枕流”下引宋·范成大诗句:“未论吹水堪添酒,且要移床学枕流。”
为您推荐
《汉书·金日磾传》:“日磾两子,赏、建,俱侍中,与昭帝略同年,共卧起。赏为奉车、建驸马都尉。及赏嗣侯,佩两绶,上谓霍将军曰:‘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·’霍光对曰:‘赏自嗣父为侯耳。
’上笑曰:‘侯不在我与将军乎·’光..
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二引《高隐外书》:“戴颙春携双柑斗酒,人问何之,曰:‘往听黄鹂声。此俗耳针砭,诗肠鼓吹,汝知之乎·’”
南朝宋人戴颙,字仲若,是当时高人雅士,他与兄戴勃共同在桐庐隐居,善好弹琴读书。勃死后,颙到吴下..
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:“(宋)文帝尝召延之,传诏频不见,常日但于酒店裸袒挽歌,了不应对。他日醉醒,乃见。帝尝问以诸子才能,延之曰:‘竣得臣笔,测得臣文,(音chuò)得臣义,跃得臣酒。’何尚之嘲曰:‘谁得卿狂·’答曰:‘其狂不可及。..
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以水衡钱为平陵,徙民起第宅。”东汉·应劭注:“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耳。县官公作,当仰给司农,今出水衡钱,言宣帝即位为异政也。”
水衡,汉代官名,水衡都尉管上林苑,兼管皇室财务及铸钱事宜。水衡钱,指皇..
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:“憬彼淮夷,来献其琛。元龟象齿,大赂南金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又广赂我以南方之金。”又,《文选》卷三十晋·张孟阳(载)《拟四愁诗》:“我所思兮在营州,欲往从之路阻修。登崖远望涕泗流,我之怀兮心伤忧,佳..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《谐》之言曰:‘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……’”
庄子借大鹏迁往南海时的形象,描述了水花激起三千里,振翅直上九万里。极言天地之广阔,能发挥个人之才能。
也可喻志人的广阔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