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珠厓(典故)

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贾捐之字君房,贾谊之曾孙也。……珠厓郡,……自初为郡至昭帝始元元年,二十余年间,凡六反叛。……至宣帝神爵三年,珠厓三县复反。甘露元年,九县反。辄发兵击定之。元帝初元元年,珠厓又反,发兵击之。诸县更叛,连年不定。……捐之对曰:‘……(珠厓)弃之不足惜,不击不损威。……况于劳师远攻,亡士毋功乎!……愿遂弃珠厓。……’……上乃从之。”

西汉贾捐之曾上书劝汉元帝放弃珠厓。后来诗文中常以“弃珠厓”为抛弃国家领土之典。

清·黄遵宪《书愤》:“一自珠厓弃,纷纷各效尤,瓜分惟客听,薪尽向予求。”

为您推荐

泣麟(麟何来哉)(典故)

《公羊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春,西狩获麟。……麟者仁兽也,有王者则至,无王者则不至。有以告者,曰:‘有麋而角者。’孔子曰:‘孰为来哉!孰为来哉!’反袂拭面,涕沾袍。 ”《孔子家语》卷四《辩物》:“叔孙氏之车士曰子曰商,采薪于..

泣歧(哭歧路、歧路而哭)(典故)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杨子(杨朱,战国时人,是稍后于墨子的思想家,他的学说与墨子的“兼爱说”相反,孟子说他“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”)见逵路(逵路,就是歧路,指交叉路口又有旁边叉道。 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九五引《淮南..

泣琼瑰(典故)

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初,声伯梦涉洹(洹音huán,即安阳河,在河南省),或(有人)与己琼瑰(琼瑰是次于玉的美石所制成的珠)食之,泣而为琼瑰盈其怀(指哭泣时泪水化为石珠而满怀),从而歌之曰:‘济洹之水,赠我以琼瑰。归乎归乎,琼瑰..

泣笋(哭竹生笋、孝笋)(典故)

泣珠(鲛泪成珠)(典故)

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九:“南海外有鲛人,水居如鱼,不废织绩,其眼能泣珠。从水出,寓人家,积日卖绢。将去,从主人索一器,泣而成珠满盘,以与主人。 ” 旧本题东汉·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也记载说:味勒国在日南,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,..

泣罪之泽(下车泣罪、泣辜)(典故)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君道》:“禹出见罪人,下车问而泣之。左右曰:‘夫罪人不顺道,故使然焉,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·’禹曰:‘尧、舜之民,皆以尧、舜之心为心。今寡人为君也,百姓各以其心为心,是以痛之也。 ’”《书》曰:“百姓有罪..

掐掌流血(含“子羔泣血”与“子夏丧明”)(典故)

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豫章太守顾邵,是雍之子。邵在郡卒,雍盛集僚属自围棋。外启信至,而无儿书,虽神气不变,而心了其故,以爪掐掌,血流沾褥。 宾客既散,方叹曰:‘己无延陵之高,岂可有丧明之责!’于是豁情散哀,颜色自若。” 顾雍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