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载:战国时,魏惠王不听宰相公叔痤(痤,或作座)的推荐,不用商鞅。
公叔痤死后,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求贤,便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荐,见到秦孝公。商鞅先以帝道与王道向孝公陈说,孝公不听。
“商鞅复见孝公,孝公善之而未用也。罢而去。
孝公谓景监曰:‘汝客善,可与语矣。’鞅曰:‘吾说公以霸道,其意欲用之矣。
诚复见我,我知之矣。’卫鞅复见孝公。
公与语,不自知厀(膝)之前于席也。语数日不厌。”
又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后岁余,贾生徵见。孝文帝方受釐(釐,音xi,祭过神的福食,叫做福胙,胙通常多用肉类),坐宣室(未央殿北面的正室)。
上因感鬼神事,而问鬼神之本。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。至夜半,文帝前席。
既罢,曰:‘吾久不见贾生,自以为过之,今不及也。’”
移坐向前叫做“前席”,是形容在听人谈话时,颇感兴趣,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移坐接近讲话人,这是感情与交谊更投机契,自然而然产生的举动。后因以“前席”用指注意倾听。
唐·李商隐《贾生》诗:“宣室求贤访逐臣,贾生才调更无伦。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”
为您推荐
唐·张固《幽闲鼓吹》:“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(判,裁决狱讼;度支,官名,掌管全国的财赋的统计和支调,此当指过问此方面事宜),知有一大狱,颇有冤滥,每甚扼腕。及判,使即召狱吏严诫之,且曰:‘此狱已久,旬日须了。’明旦视案上,有一小帖子..
宋·惠洪《冷斋夜话·钱如蜜》:“仲殊初游吴中,自负一盖,见卖饧者,从乞一钱饧。与之,即就买饧食之而去。尝客馆古寺中,道俗造之,辄就觅钱,皆相顾羞缩曰:‘初不多办来奈何·’殊曰:‘钱如蜜,一滴也甜。’”
惠洪所刻画的仲殊是..
唐·段安节《乐府杂录·歌》:“许和子者,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……善歌,能变新声。及卒,谓其母曰:‘阿母,钱树子倒矣!’”
唐代吉州永新县有一妓女名叫许和子,聪颖貌美又善唱歌,此人深得唐玄宗悦赏。她临死时对院中的鸨母说:“..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贾谊,雒阳人也’……鄙谚曰:‘不习为吏,视已成事。’又曰:‘前车覆,后车诫。’……”
贾谊数上疏陈政事,多所欲匡建,其中有“前车覆,后车诫”之语。
意谓观秦之败,犹如前之车覆,若不汲取教训,后车必将颠覆..
唐·柳宗元《三戒·黔之驴》:“黔无驴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,至,则无可用,放之山下。虎见之,庞然大物也,以为神(神,此指神奇物)。蔽林间窥之,稍出近之,慭慭然(慭,音yìn,慭慭然,小心谨慎的样子),莫相知。
他日,驴一鸣,虎大骇,远遁,以为且..
《三国志·魏书·辛毗传》:“帝(魏文帝曹丕)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。时连蝗民饥,群司以为不可,而帝意甚盛。毗与朝臣俱求见,帝知其欲谏,作色以见之,皆莫敢言。
毗曰:‘陛下欲徙士家,其计安出·’帝曰:‘卿谓我徙之非邪·’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