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魏安釐王二十年(公元前二五七年),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,又进兵围邯郸。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,数遗魏王及公子书,请救于魏。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。
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:‘吾攻赵旦暮且下,而诸侯敢救赵者,已拔赵,必移兵先击之。
’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,名为救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
……侯生乃屏人间语,曰:‘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,而如姬最幸,出入王卧内,力能窃之。……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……公子使客斩其仇头,敬进如姬。
如姬之欲为公子死,无所辞,顾未有路耳。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,如姬必许诺,则得虎符夺晋鄙军,北救赵而西却秦,此五霸之伐也。
’公子从其计,请如姬。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。……至邺,矫魏令代晋鄙。晋鄙合符,疑之……欲无听。
朱亥袖四十斤铁椎,椎杀晋鄙,公子遂将晋鄙军。……得选兵八万,进兵击秦军。秦军解去,遂救邯郸,存赵。
”
战国时,秦军侵赵,进兵围邯郸。
魏王慑于秦军之势,虽派晋鄙率军救赵,但停军邺地,持两端观望。信陵君决心救赵,便采纳侯嬴的建议,借助如姬窃得兵符,杀死晋鄙,夺得兵权,击破秦军,挽救了赵国之危。
“窃符救赵”便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着名的义救邻邦抗御强暴的典故。
《文选》卷三一江文通(淹)《杂体诗·卢中郎》:“信陵佩魏印,秦兵不敢出。”唐·柳宗元《古东门行》诗:“魏王卧内藏兵符,子西掩袂真无辜。”均咏其事。
为您推荐
关于“窃玉”,旧说多举唐·杨贵妃窃宁玉笛事为据。
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明皇与兄弟同处,妃子窃宁王(注:唐睿宗长子)玉笛吹之。”此说不妥。
据《雍熙乐府》卷八[南吕·一枝花]“子弟收心”套曲有“郑生玉窃,韩寿香拈”语,又..
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楚将子发(或作子反)喜欢宴请有某种特殊本领的人。
楚有善于偷窃的人往见子发,子发以礼待之。不久,齐伐楚,楚军败,齐军愈强。
楚大夫计尽,善偷者自愿效力,先偷得齐将军之帷,再偷其枕,三偷其簪。“齐师闻之..
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张疎(字伯松)因为嘉作奏,请灭安众侯刘崇。于是莽大说。乃封嘉为师礼侯,嘉子七人皆赐爵关内侯。又封疎为淑德侯。长安为之语曰:‘欲求封,过张伯松;力战斗,不如巧为奏。
’”
王莽夺权后,张疎为刘嘉上书,..
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每临行阵,亲当矢石。”
当:遮阑,阻挡。矢:箭。亲自阻拦敌方飞来的箭和石头。形容不怕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。
《隋书·杨素传》:“公以棱威外讨,发愤于内,忘身殉义,亲当矢石。”唐·白居易《赠阵亡..
《晋书》卷六十八《贺循传》:“疾惭笃,表乞骸骨,上还印绶,改授左光禄大夫,开府仪同三司。帝临轩,遣使持节,加印绶。循虽口不能言,指麾左右,推去章服。车驾亲幸,持手流涕。太子亲临者三焉,往还皆拜。儒者以为荣。”
晋太傅贺循..
《全唐诗》第十一函第四册廖凝《彭泽解印》诗:“五斗徒劳谩折腰,三年两鬓为谁焦。今朝官满重归去,还挈来时旧酒瓢。”
廖凝,南唐衡阳人,字熙绩,隐居南岳,被南唐主李景聘为彭泽县令,视事未几,即解印归去。其后复起为连州刺史,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