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中趣(无弦琴)(典故)

《晋书·陶潜传》:“(潜)性不解音,而畜(同蓄)素琴一张,弦徽不具,每朋酒之会,则抚而和之,曰:‘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!’”

古人以琴书诗酒佐雅兴,陶渊明虽不善晓音律,却雅兴长存。

他的琴不具弦徽,却又逢场抚和,可见他本不为欣尝音韵,而只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情趣。

后以“琴中趣”常指某种隐含的精神情趣,不仅特指琴中的趣味。

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重九席上》词:“须信采菊东篱,高情千载,只有陶彭泽。爱说琴中如得趣,弦上何劳声切。

为您推荐

青藜学士(典故)

《三辅黄图·阁》:“刘向于成帝之末,校书天禄阁,专精覃(深入)思。夜有老人着黄衣,植青藜杖,叩阁而进见。向暗中独坐诵书,老父乃吹杖端烟燃,因以见向,授五行洪范之文(洪范,《尚书》篇名,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..

青海马(典故)

《隋书·西域传·吐谷浑》:“青海周回千余里,中有小山,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,言得龙种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,放入海,用生驹,能日行千里,故时称青海聪焉。” 青海马为吐谷浑放牧于青海的千里马。 一说指汉武帝时所获出于..

青龙白虎车(典故)

晋·葛洪《神仙传》卷八《沈羲》:“沈羲者,吴郡人。学道于蜀中,但能消灾治病,救济百姓。不知服药物。功德感天,天神识之。羲与妻贾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,道逢白鹿车一乘,青龙车一乘,白虎车一乘,从者皆数十骑,皆朱衣,仗矛带剑,辉赫满..

青陵台(典故)

青门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二十三,三国魏·阮嗣宗(籍)《咏怀诗十七首》其九:“昔闻东陵瓜,近在青门外。”唐·李善注:《汉书》曰:‘霸城门,民间所谓青门也。’” 汉朝长安城的东南门原名“霸城门”,后因门为青颜色,因此时人称作“青门”,并..

青鸟独来(典故)

旧题东汉·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钩弋夫人既葬而失尸,帝“为起通灵台于甘泉,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,至宣帝时乃止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三六引) 传说汉武帝曾为他死去的钩弋夫人建造通灵台,并有一只青鸟飞来,以示“通灵”。..

青骡(乘青骡)(典故)

《鲁女生别传》:“李少君死后百余日后,人有见少君在河东蒲坂乘青骡,帝闻之,发棺,无所有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九〇一引) 据传,汉代方士李少君死后曾乘青骡出没于河东一带。后人遂在诗文中将“青骡”用作咏神仙、方士之典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