穷乃工诗(典故)

唐·韩愈《荆潭唱和诗序》:“夫和平之音淡薄,而愁思之声要妙;欢愉之辞难工,而穷苦之言易好也。”

宋·欧阳修《梅圣俞诗集序》:“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。夫岂然哉·盖世所传诗者,多出于穷苦人之辞也。凡士之蕰其所有,而不得施于世者,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,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,往往探其奇怪;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,其兴于怨刺,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,而写人情之难言;盖愈穷则愈工。

然则非诗之能穷人,殆穷者而后工也。



什么叫“穷乃工诗”·不是说穷就能写出好诗来,而是说诗人处于穷困的折磨中,容易写出有真情实感、思想性和艺术性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好诗。为什么说“穷乃工诗”呢·要而言之有以下几点:第一是处于社会的底层,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,因而言之有物。

第二,由于遭受打击与困苦的折磨,使诗人凝成感情的郁结,因而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概括力和饱满愤发的激情。第三,由于和广大的群众情感呼吸息息相通,因而是非爱憎往往具有人民性的价值。第四,由于能深入地接触并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生活现象,不但易于激发创作的灵感,而且状物抒情摹景写人都能纯熟巧妙地驾驭各种艺术手段,准确自然地加以表现。第五,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在人民群众中,穷苦使诗人能够接近语言的源泉,这就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。第六,困苦中流出的是血泪凝成的真情实感,因而发聋震瞆,能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火焰。它决非矫柔造作,无病呻吟,思絮平庸,内容空洞,面孔苍白,语言枯燥的上流社会的应酬之作所可比拟的。

后因用为贫穷往往能激发好诗的典故。

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》:“酒能作病真如此,穷乃工诗却未然。”此反用其意。

为您推荐

穷塞主词(典故)

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十一:“范文正公守边日,作《渔家傲》乐歌数阕,皆以‘塞下秋来’为首句,颇述边镇之劳苦。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。” 塞主,指边州守军的主帅。宋代范仲淹守延州,作《渔家傲》词,极状西北边地的荒寒..

穷亦乐,通亦乐(典故)
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古之得道者,穷亦乐,通亦乐;所乐非穷通也,道德于此,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。” “穷”,贫困;通,显达。庄周这段话的意思是:自然界一年四季有寒暑风雨之变,人生天地之间,人道亦如天道,人的一生必然会有穷通否泰..

穷猿奔林(典故)

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李弘度(李充字弘度,江夏人,善楷书,官至中书侍郎)尝叹不被遇(遇,指因被赏识而受到一定待遇)。殷扬州(即殷浩)知其家贫,问:‘君能屈志百里(见本书“百里才”)不·’李答曰:‘《北门》之叹(《诗经·邶风》..

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(典故)

琼田草(不死草)(典故)

汉·东方朔《海内十洲记》:“鬼谷先生云: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,生琼田中,或名为养神芝,……一株可活一人。……” 传说在东海之中,有祖洲,上有琼田,生长不死之草,每一株草可以医活一人。后因以为咏仙草之典。 清·朱..

丘迟花木(典故)
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梁·丘希范(迟)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;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”唐·李善注(文题)引刘璠《梁典》曰:“帝使吕僧珍寓书于陈伯之,丘迟之辞也。” 丘迟花木,是由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之伯书》中..

秋风过耳(典故)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(卷二):“十七年,余祭卒。余昧立,四年卒。欲授位季札,季札让,逃去,曰:‘吾不受位,明矣!昔前君有命,已附子臧之义,洁身清行,仰高履尚,唯仁是处。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!’遂逃归延陵。” 春秋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