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毫帝力(典故)

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汉七年(公元前二〇〇年),高祖从平城过赵,赵王朝夕袒蔽(,革制的袖套。

),自上食,礼甚卑,有子婿礼(注: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张敖后)。高祖箕踞(屈膝坐,状如箕)詈,甚慢易之。赵相贯高、赵午等年六十馀,故张耳客也。

生平为气,乃怒曰:‘吾王孱王也!’说王曰:‘夫天下豪杰并起,能者先立。今王事高祖甚恭,而高祖无礼,请为王杀之!’张敖啮其指出血,曰:‘君何言之误!且先人亡国,赖高祖得复国,流德子孙,秋毫皆高祖力也。愿君无复出口。

’”《汉书·张耳陈馀传》作“秋毫皆帝力也”。

赵王敖感高祖之大恩,遂不计较对自己的傲慢态度,他拒绝了贯高等人的极端报复主张,使汉赵关系得以和合。“秋毫帝力”,是说赵地一点一滴细微之成就,无不依赖高祖的帮助建设起来。后因用为对最高统治者感恩戴德的典故。

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我饮不须劝阕》词:“毫发皆帝力,更忆鉴湖东。”

为您推荐

【秋毫无犯】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

[结构] 主谓式。 [释义] 形容军队纪律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秋毫: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,比喻微小的事物。 [出处] 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”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..

察秋毫之末者,不见太山之形;听五音之和者,不闻雷霆之声(译义及出处)

秋毫: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。 末:尖端。太山:即泰山。五音: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后泛指音乐。 |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;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。|表示人为某种物欲所蔽,全神贯注..

秋毫帝力(典故)

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汉七年(公元前二〇〇年),高祖从平城过赵,赵王朝夕袒蔽(,革制的袖套。 ),自上食,礼甚卑,有子婿礼(注: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张敖后)。高祖箕踞(屈膝坐,状如箕)詈,甚慢易之。赵相贯高、赵午等年六十馀..

秋胡戏妻(典故)

秋胡妇(典故)

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卷五《节义传·鲁秋洁妇》:“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,既纳之,五日而去官于陈。五年乃归,未至家见路傍妇人采桑。秋胡子悦之,下车……谓曰:‘力田不如逢丰年,采桑不如见国卿。 吾有金,愿以与夫人。 ’妇人曰:‘..

秋扇见捐(典故)

汉·班婕妤《怨歌行》:“新裂齐纨素,皎洁如霜雪。裁成合欢扇,团圆似明月。出入君怀袖,动摇微风发,常恐秋节至,凉飙夺炎热。弃捐箧笥中,恩情中道绝。” 汉·班婕妤因失宠而咏《怨歌行》,诗中以“合欢扇”时过境迁被弃捐比喻..

秋萤照宿(典故)

《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(中平六年)八月戊辰,中常侍张让、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,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,攻诸宦者。庚午,张让、段珪等劫少帝(注:少帝名刘辩,为汉献帝刘协之兄)及陈留王(注:即刘协)幸北宫德阳殿。何进部曲将吴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