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蒲类(典故)

《后汉书·窦融传附窦固传》:“……固、忠至天山,击呼衍王,斩首千余级。呼衍王走,追至蒲类海。……”蒲类海今名婆悉海,在今庭州蒲昌县东南也。

东汉显宗时,奉车都尉窦固及骑都尉耿忠曾出兵天山,追击匈奴呼衍王至蒲类海。

(古湖泊名,即今新疆巴里坤西北的巴里坤湖)后以“取蒲类”为咏边塞战争之典。

唐·李益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》:“截海取蒲类,跑泉饮鸊鹈。”

为您推荐

取水煎茶(肉眼不识贤人)(典故)

五代·五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二:“郑光业及第之岁,策试,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,为吴语,谓光业曰:‘必先,必先可以相容否·’光业为辍半铺之地。其人复曰:‘必先,必先谘取一杓水。’光业为取。其人再曰:‘便干托煎一碗茶,得否·’光业..

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(典故)

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” 大自然赐于人们的宝藏永远取用不尽。因以“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”形容十分丰富。也作“取之不竭”..

去害马(典故)

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适遇牧马童子,问涂焉……黄帝曰:‘夫为天下者,则诚非吾子之事,虽然,请问为天下。’小童辞。黄帝又问。小童曰:‘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!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!’” 黄帝在襄城之野遇一牧马小童,问..

去马来牛(典故)

屈轶指佞(典故)

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四:“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,佞人入朝,则屈而指之,一名指佞草。” 屈轶草是神话中的草,传说尧太平盛世之时,生长在宫庭前,倘佞人入朝,便弯曲而指向他,故又叫指佞草。后因以“屈轶指佞”用为识别忠奸真伪的典..

去天尺五(典故)

清·王谟辑本韦氏《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 我国唐代,韦、杜两大家族世代为望族,势力颇大。当时韦氏所居名韦曲,杜氏所居名杜曲,都在长安城南。 所以当时有歌谣曰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后因以“去天尺五”用..

全无心肝(典故)

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:“(后主陈叔宝被俘后)既见宥,隋文帝给赐甚厚,数得引见,班同三品。每预宴,恐致伤心,为不奏吴音。后监守者奏言:‘叔宝云,“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官号”。 ’隋文帝曰:‘叔宝全无心肝。 ’” 南朝陈后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