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丝之叹(苍黄)(典故)

《墨子·所染》:“(墨子)见染丝而叹曰:‘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;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’”

墨子见到染丝为什么感伤呢·这是因为他从“染丝”,联想世间事理产生了深刻的感触。丝本是洁白无瑕的,一旦放入青色的染液中,它就成为青色;放入黄色的染液中,它就成为黄色;染液不同,色泽各异。这也和客观环境对人或事物的影响薰陶一样,本来的天真纯朴会随着不同的影响而失去其本性,变成由这些各不同的条件所决定的各不相同的特征。

丝既可苍可黄,物也可此可彼,人也可优可劣,事也可成可败。这就是墨悲染丝的缘由了。

后因以“染丝之叹”比喻没有原则性的人,每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立场;或比喻人极易接受坏的影响。

用“苍黄”比喻事态的极大变化。

南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岂期终始参差,苍黄反覆。泪翟子(墨翟)之悲,恸朱公之哭(杨朱,见“泣歧”)。”

宋·无名氏《九张机》词六:“春衣,素丝染就已堪悲。”

为您推荐

髯簿(髯参军短主簿、令公喜怒)(典故)

《世说新语·宠礼》:“王珣、郗超并有奇才,为大司马(注:指桓温)所眷拔,珣为主簿,超为记室参军。超为人多须,珣状短小,于时荆州为之语曰:‘髯参军,短主簿,能令公喜,能令公怒。’” “髯簿”,是“髯参军,短主簿”的凝缩。王珣、郗..

染指(典故)

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楚人献鼋(大鳖,又名团鱼)于郑灵公。公子宋(字子公)与子家(归生)将见。子公之食指动,以示子家,曰:‘他日我如此,必尝异味。’及入,宰夫(掌管膳食的小官吏)将解鼋(此指把熟鼋分解开,以便于食用),相视而笑。..

穰侯宠(典故)

《史记·穰侯列传》:“穰侯魏冉者,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。……昭王少,宣太后自治,任魏冉为政。” 秦时,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弟弟魏冉,辅佐幼主,大权在握,封为穰侯。 后遂用为咏贵戚专宠之典。 唐·陈子昂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(..

穰苴(典故)

攘羊(典故)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叶公语孔子曰:‘吾党有直躬者(党,乡;直躬,躬行直爽),其父攘羊(攘,趁机盗窃),而子证之。’……” 父亲偷了人家的羊,儿子出来揭发证实,这本是很直爽很正确的事。但下文孔子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出发,认为子言父..

攘羭(典故)

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初,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,卜之(用龟甲占卜),不吉;筮之(用蓍草占卜叫筮),吉。公曰:‘从筮。’卜人曰:‘筮短龟长,不如从长(古人重卜轻筮,认为龟卜更灵验,故曰长。由此可见卜人也反对立骊姬为夫人)。 且其繇..

冉耕之疾(典故)
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‘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!’” 冉耕字伯牛,他是孔子的学生。 伯牛得了重病,孔子去探视,从窗口外伸手和他握别,叹说,如果真是不行了,这岂非天命啊!这么好的人,偏偏得了这..